电脑断层、核磁共振 拟收部分负担
核磁共振等检验检查费用是否收部分负担,备受关注。图为示意图,3T MRI磁振造影仪。(本报资料照片)
健保署日前公布部分负担新制实施1年成果,民众到基层诊所就医比率增加,慢性处方笺平均药费也减少,颇具成效。健保署长石崇良24日表示,去年原本方案中还包含检验检查的部分负担,例如电脑断层(CT)、核磁共振(MRI)等,将继续规画研议,以达促进分级医疗、珍惜医疗资源两大目标。医界支持并指出,影像学检查占总支出的比例逐渐提高,唯有「开源节流、齐头并进」,才能在明年将健保点值推到1点0.95元。
过去健保署曾规画,检验部分负担依健保给付收取10%至20%,且依不同医院层级收取上限200元至400元不等;台湾医务管理学会理事长洪子仁则建议,依照健保给付点数收取10%至20%的定额费用,例如民众做一次CT付300元、做一次MRI付500元,如此有助于民众与医师讨论检查的必要性,同时简化医院行政程序。一旦实施,民众上医院做检查,加上挂号费及健保部分负担,可能要千元起跳。
健保署过去原先规画所有检查都要收取检验部分负担,但石崇良强调,检验检查费用持续成长,与慢性病患增加有关,如果是必要的检查项目,例如糖尿病患需要定期验糖化血色素,收取部分负担可能会减少必要检验,那大可不必,而CT、MRI检查费用成长快速,接下来将分析有无不必要、过度成长情形,并考虑纳入下一阶段部分负担,让医疗资源适当运用。
根据健保署统计,2019年CT共申报179万1137件,去年增加至237万9623件,成长32.9%。MRI在2019至2023年间,则从68万8024件,增加到91万8306件,成长33.47%。
洪子仁支持CT和MRI收取部分负担,认为去年实施的部分负担新制效果有限,影像学检查占总支出的比例逐渐提高,资源有限,如果什么都不做,无法解决问题,唯有开源节流,才能在明年将健保点值推到1点0.95元。
但医改会认为,医疗是刚性需求,生病还是会就医,与一般消费行为不同。去年部分负担新制实施后,基层门诊就医件数占比虽增加,却比疫情前低,健保署忽视了疫情造成的就医量下滑,以低标当作比较年度,就是为了凸显政策有效的假象。部分负担新制的推动,也显示了过去政府决心不足、不愿打开天窗说亮话的算计,明知健保财务有危机,却不愿正视改革支付制度、检讨费基,非人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