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付费 健保拟提高三大部分负担
2019年健保财务收支短绌扩大为336亿元,最快2021年安全准备金就会低于1.5个月,依法必须调高健保费率,引发社会关注。卫福部中央健康保险署长李伯璋7日表示,拟从三大方向推动使用者付费、部分负担改革,包括药品部分负担从200元吃到饱改采定率制、增收检验检查及癌药部分负担。
李伯璋强调,健保财务面临收支短绌问题「骗不了人」,但调高健保费率未必可以为财务问题解套,推动使用者付费、部分负担,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行为,杜绝浪费,比较务实。他说,「没有人敢提使用者付费、部分负担」,那么健保的财务问题要如何解套?
李伯璋指出,调高健保费率不但民众负担重,企业也负担重。健保是大家的钱,对不常看病的民众来说,一视同仁地调高费率,未尽公平,如果是使用者付费、部分负担,将公平许多。
健保署统计,保费调降、人口老化与新药给付等影响,健保财务收支自2017年起首度出现短绌98亿元,2018年扩大为266亿元,2019年再扩大为336亿元,最快2021年安全准备金就会低于1.5个月,须依法调整费率。
李伯璋提出三大改革方向,包括药品部分负担不再采200元吃到饱定额制,改采定率制;检验检查按比例收取部分负担;昂贵的癌症新药不再由健保全额买单,病患须自行负担部分比例,并订负担上限。
目前药品部分负担采定额制,药费超过100元者,依不同级距定额收取,上限为200元;未来如果取消上限,民众每年须自行负担共约47.88亿元。
又如检验检查,如电脑断层、磁振造影部分,目前民众不用任何部分负担,2018年花费达706亿元(以1点1元推估);未来如果以20%定率计算,民众每年须自行负担共约106.04亿元。
李伯璋表示,目前检验检查、药费占健保医疗支出比例达74%,医事人员获得的医疗给付愈来愈少,未来如果导入使用者付费概念,民众会思考是否要多拿不必要的药品、做不必要的检查,医师也要善尽告知检查必要性,避免增加辐射线暴露风险。
李伯璋说,该花的钱还是要花,如癌症新药、C型肝炎新药等,未来如果能有这些财源挹注,可望给付更多癌症新药,对不常看病的民众也较公平;未来讨论相关措施时,一定会考虑弱势、重病与罕病族群,配套措施仍待进一步讨论。
李伯璋还说,现阶段健保财务状况入不敷出,虽已透过分级医疗、云端药历与上传检验检查报告等方式节流,但光提高保费却不改善医疗浪费,财务缺口永远补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