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运具电动化 产学力推333政策
台湾智慧移动产业协会24日举办「净零世代.共好未来 运具电动化产业战略报告」发表会,经济部长王美花(前排左三)、理事长邱俊荣(前排左四)、赖清德竞选办公室发言人陈世凯(前排左五)、名誉理事长王健全(前排左六)、国发会主委龚明鑫(前排右四)等合影。(台湾智慧移动产业协会提供)
重新擦亮「机车王国」招牌,电动机车产业有望成为下座护国群山,台湾智慧移动产业协会(SMAT)与台综院昨(24)日发表《运具电动化产业战略报告》,呼吁政府应整合跨部会资源,以「333」政策,包括经济部提供机车行每辆3000元销售奖金、环境部提供新购补助每辆3000元、交通部补助每月电池资费300元,加速推动运具电动化,迈向净零转型。
根据SMAT与台综院的《运具电动化产业战略报告》中指出,推动电动运具不只为净零转型带来贡献,更能创造3.9兆元产值,带动57万个工作机会,因此呼吁政府整合部会资源,推动完整构面的产业政策,促进绿色经济,创造绿色就业,让电动运具产业成为护国群山。
SMAT理事长邱俊荣表示,运具电动化已是台湾2050净零转型的12项关键战略之一,尤其发展电动运具,对净零转型、经济、产业及就业都有极大推动效果,有赖政策积极落实,但在达成「2050净零转型」目标前,要让所有利害关系人能够共好,并让人民有感,建议政府应跨部会共同努力,推动「333」政策。
所谓的「333」政策包含:第一,经济部提供机车行电动机车销售奖励金每辆3000元,协助传统机车行公正转型;第二,环境部恢复新购电动机车补助每辆3000元,提高绿色消费意愿;第三,交通部补助民众电池资费每月300元,在油电衔接的过程,平衡燃油运具与电动运具的使用成本,多管齐下达成目标。
邱俊荣表示,虽然有人认为,电动运具愈来愈普遍,不太需要再提供奖励补助,但若观察保有台数,全台上半年底共有1439万辆机车,其中仅66万辆是电动机车,比率为4.6%;再从机车销售量来看,过去三年电动机车销售量从没有超过10万辆,市售比不到12%,显示电动运具普及在台湾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台综院副院长苏汉邦在专题演讲时指出,国发会已将「运具电动化及无碳化」设为关键战略,推估在2040年电动运具市售比达成100%政策目标的情境下,可带动3.9%的GDP成长率,整体产值可扩张至3.9兆元,并带来57万个就业机会,创造新一波绿色就业浪潮。
苏汉邦表示,台湾电动机车技术发展领先全球,拥有自产自销的供应链量能,具备成为亚洲电动运具制造中心的利基,若是透过「电动机车国家队」进军东协国家,极有机会在电动机车领域中取得先机,因此建议政府积极运用电动机车加速推动「运具电动化」。
苏汉邦强调,台湾经济要维持动能,需要新的护国群山,期待透过跨部会分工,由经济部协助传统车行公正转型、由环境部恢复新购补助提升电动机车使用率,交通部则以补助电池资费平衡油电机车使用成本,一定能让电动机车产业成为台湾下个亮点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