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砍药价 半年后恐掀缺药潮
健保署日前公布最新药价,4551项药品价格遭调降,药师公会全国联合会理事长黄金舜26日指出,这次调降品项逾9成是「老药」,几乎都是慢性病用药,已有厂商考虑停产,预估半年后恐有一波缺药潮。(邓博仁摄)
健保署日前公布最新药价,今年共17项药品涨价、4551项降价,调整后新药价将在4月1日上路。药师公会全国联合会理事长黄金舜26日指出,这次调降品项逾9成是「老药」,几乎都是慢性病用药,已有厂商考虑停产,预估半年后恐有一波缺药潮,他呼吁健保署应未雨绸缪,保障民众用药权益。
逾9成老药遭调降 慢性病药居多
健保署自2013年起采用「药品费用支出目标制」(DET),在总额预算下,当实际药费支出超过年度药费支出目标值,将依据药价调查结果,对于药价差太大品项,于隔年启动药价调整。今年共调整4568项药品价格,其中17项涨价、4551项降价。
健保署长石崇良说,DET试办至今超过10年,确实有需要调整,目前持续与各界沟通,预计今年上半年对外说明,并开始法规预告程序。
黄金舜则表示,本次调整品项93%都是老药,以慢性病用药居多。健保砍药价后不会有立即的反应,但他估计6个月到1年,可能出现缺药问题,第一个被牺牲的会是用量少、利润低的老药。他透露,今年公告药品核价后,已有厂商考虑停产9项慢性病用药。
砍到只剩地板价 药厂叹毫无利润
黄金舜说明,假如健保核价一颗药2元,但医院和厂商议价后订购药品,厂商可能只拿到8毛钱,等于1.2元被医院拿走,而健保隔年又依据医院及厂商议价结果来砍药品健保价,这些老药已经被砍了好几次,最后都落入「地板价」,已无利润可言。以肠胃药氧化镁为例,在台湾有5张药证,但现在只有1家生产,就是因为已没有利润。
石崇良否认有接到药厂考虑停产的消息。他表示,今年药价调整已考量疫情后、乌俄战争造成全球通膨问题,调整金额幅度与品项都比往年少,针对过去1年有通报短缺的药品,几乎都未调价。
健保署称缺药连结药价 过度简化
「如果一直连结到药价问题,可能是过度简化了。」石崇良指出,缺药因素众多,过去1年通报短缺的药品,多数是因为原物料供应不稳,很少是因为药价的缘故,如果厂商认为有不敷成本的情况,可在3月8日前向健保署提出价格调整建议。
但黄金舜直言,申复流程要主动提交成本分析,等于商业机密全部交出去,「就是要脱光光给人家看」。据他了解,药厂申复意愿低,基于利润考量不如直接停产。
黄金舜认为,对于价格已低到地板价的药品,应由健保署集中采购,让药厂有喘息空间,利润不会都被医院拿走。
申复须公开商业机密 业者意愿低
卫福部长薛瑞元回应,健保并没有统一采购机制,且这样做也不一定就好。石崇良则说,过去没有先例,将讨论如何在确保品质之下,避免药费过低而影响制药品质。
「为什么药价一直砍,药费支出却一直上升?」药师沈采颖指出,台湾药费支出占整体医疗费用的28%,比例不高,这是先进国家的奇葩,健保署应该用点脑筋,例如指示药品退出健保、取消日剂药费、医药分业单轨制,并且解决国内严重的药品浪费问题,都有助于降低整体药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