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比赛应从"以赛促教"回归到"以赛促学"

来源:中国教育报刊社

作者吴维煊(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参加各种教学比赛教师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磨练,也是扩大教师教学视野、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良好途径。因而,组织教师参赛并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是所有学校都高度重视的一件大事。在教学比赛过程中,“以赛促教”几乎成为教师个体、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共识。但当把比赛的宗旨定位在“促教”上,而忽视“促学”这一关键要素,在备赛及比赛的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很多与教学规律不符合的现象

备赛时间过长。很多教学比赛都是以年为周期的,各学校为了让本校教师取得好成绩,在年度教学比赛结束后,就启动下一年度参赛教师的遴选与备赛过程。因而,教师每参加一次教学比赛,备赛时间都要在半年以上。备赛时间过长及比赛结果不确定性,严重影响教师参赛的积极性

学生道具进行磨课。备赛过程中少不了磨课,参赛教师在长时间的磨课过程中,同一节课要进行多次演练。演练的过程必须要有学生的配合,因而,部分班级成了教师磨课的道场,学生成了教师备赛的工具。只要参赛教师有需要,学生就要无条件配合教师磨课,成为了教师教学的配角

比赛时“借生上课”。进入比赛环节,参赛教师都是“借生上课”。在正式比赛前,提前几小时让参赛教师与学生见面,像排练节目一样,详细告诉学生如何配合教师上课,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做好准备,例如:提问哪些问题?谁来回答问题?怎么回答?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如何与教师互动等。

注重比赛形式教育资源浪费严重。信息技术是教学的辅助,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按需使用,比赛主办方拟定的评分标准也有相关要求,但参赛学校及教师个体在对评分标准解读时却出现了偏差。有的学校不惜花费数十万元将参赛教师的课件视频及相关链接制作外包互联网公司。在比赛现场,一个个优美的视频及链接不亚于电视专题片。这种注重形式的比赛,造成巨大的教育浪费,却对教师教学能力及学生学习几乎没有什么帮助。

缺乏对比赛的后续研究。大多数学校在本年度比赛结束后,直接进入下一年度的比赛准备,很少有学校能“以赛促研”“以研促赛”地对各种比赛进行研究。即使是参赛教师个体也是如此,很少看到有教师对比赛进行课题研究及论文写作。

参赛选手之间只有博弈,没有交流。以省赛为例,参加省赛的选手都是各个市初选出来的。参赛教师集中在省赛的赛场上,相互之间只是竞争关系。在备赛过程中,相互封闭,没有共享;在比赛过程中,只有博弈,没有交流;在比赛结束后,即使个别参赛教师间有了私人交往,大多也局限在一般网友层面,很少对教学比赛进行深层次交流。

“以赛促教”的比赛导向并没有真正促进教学,比赛变成了表演。即使表演的天衣无缝,最终比赛成绩的好坏与教学质量却未必成正相关。“以赛促教”只是教师参加教学比赛的目的之一,并非主要目的,“以赛促学”才是教师参加比赛的宗旨。要让赛课回归教育本真,必须转变赛课的定位与宗旨,由“以赛促教”向“以赛促学”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