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和農民曆如何再進化,找回敬天順時的生活?

节气和台湾有关系吗?

对台湾来说,来自于中国黄河流域节气特性的很多描述,特别是描述物候或天气的节气, 本来就不太适用,但某些还是有些关联,比如大暑和小暑确实是最热的时候、大寒和小寒也确实是最冷的时候。和节气发源地──中国黄河流域比较起来, 台湾纬度较低,地理位置复杂,因此会有节气延迟或早到的现象。

来自于中国黄河流域节气特性的很多描述,但台湾纬度较低,地理位置复杂,因此会有节气延迟或早到的现象。 图/unsplash

冬天台湾及中国都受到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影响,是同一个东北季风气候区, 不过由于台湾位于气流的下游,因此冷得比较慢,也连带使得冬天的节气略为延后。夏天台湾则会抢先一步受到西南季风影响,因此热得比较早,梅雨季也比长江流域早了一个月左右。

节气是从生活中观察得来,是一种经验的平均值, 也衍生很多俗谚,但是蛮多俗谚其实没有科学根据, 甚至没有道理, 例如台湾俗谚「冬至乌,过年酥」,意思是冬至若下雨,过年就会放晴。从气象资料来说与事实不符,很多传统节气气象的习俗需要透过正确资料来勘误, 不能以讹传讹。

近年来又受全球暖化、圣婴(及反圣婴)现象或北极振荡影响,几乎每年都有剧烈天灾发生。节气和真实气候的关系,到底什么是正常,什么是不正常,不正常是正常,或是正常是不正常,往往让人搞不清楚、困惑不已,加上台湾各个区域的气候变化大,北中南东都不一样,更要因时因地制宜,透过科学数据来校正、重新诠释。

以气象的观测来看,气象科学是从 1890 年才开始有正式的温度纪录,因此我们无法得知康熙时代确切的温度状况,只能说康熙哪一年的冬天比较冷,或者康熙某年下了雪,反而是透过地质学家做研究,才考证出那一年平均比较冷,温度比较低。

过去祖先透过生活经验与观察归纳出的节气状况,具有科学参考价值,现在气象科学累积了 130 年的基础,这本书使用的气象资料,就是以近 20 年台湾各地的资料为基础,可以累积台湾的气候特征,赋予台湾节气新生命,也为以后变动中的地球留下见证。

透过「节气饮食」找回身心平衡

「各地的县市政府、乡镇,都应该建立自己的节气食材历,才能根据当地特色去进行食材料理与开发。」 图/unsplash

台湾目前农民历的节气食材资料,主要来自日本时代的调查,在气候变迁的状态下,很多食材的种植资讯恐怕都需要调整、重新进行调查,这是农委会要更有系统去做的事情,甚至各地的县市政府、乡镇,都应该建立自己的节气食材历,才能根据当地特色去进行食材料理与开发,否则都是千篇一律。

从生活者的角度,最关切的应该是,什么节气有何当令食材可吃,因为食材最大目的是被吃掉、被消费、被感动与期待,农夫都知道节气种植的知识,但是非农夫的生活者更想知道在节气的自然变化里,完整的食材历资讯。

台湾人很爱吃,也很爱食补,有了完整的节气食材资讯,借由节气饮食来达到身心的平衡,既环保又健康养生。

删除不合时宜,跟着农民历开运养生

本文摘自:《乐活国民历》。 图/远流出版提供

农民历之中与运势相关的篇幅非常多,像太岁、皇帝地母经、还有农民历栏位中与择日有关的专有名词,像天干地支、纳音、卦象、九星、十二建除、二十八星宿以及每日宜忌,光是名词就复杂且高深难懂。

虽然农民历是为了方便大众阅读与应用,没有说明阐述命理内涵,但是这也成为现代大众轻忽农民历的主因,因为有太多不知其所以然的内容,没有因应需求来调整,掩蔽了它应有的价值与地位。

要将农民历解码,需要删除不合时宜的宜忌,也要正本清源回到易经八卦的概念来扼要说明, 同时要回到节气的自然条件,说明每个节气的自然特色,和出生在每个节气的节气性格, 以及如何在不同节气开运养生,才能达到最大的平衡效果,也是最好的趋吉避凶方法。

Take action!加入《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