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停看听-普惠金融有前景 最后一哩待突破

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全球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图/本报资料照片

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ing)是指向金融服务不足的人口和企业提供贷款、储蓄、保险和支付解决方案等金融服务,目的在为低收入群体和小型企业提供负担得起且负责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近年来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全球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但是仍存在重大差距,产业未来也面临一些挑战。

过去十年,普惠金融取得了长足地创新和成长,据世界银行称,大约17亿成年人仍然没有银行帐户,但其中三分之二拥有可以帮助他们获得金融服务的手机,行动装置和网路连线的普及推动了数位金融服务。行动金融解决方案、支付平台、数位信贷和小额保险正在迅速扩张,特别是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亚洲部分地区和拉丁美洲。专注于普惠金融的金融科技新创公司吸引了大量资金,许多传统金融机构也透过数位产品瞄准服务不足的市场。

政府政策与法规与时俱进

各国政府和政策制定者在认识到金融普惠政策和法规对扶贫的好处后,越来越支持普惠金融的发展,各国正在围绕着帐户所有权、数位支付受理和资料保护上实施改革,以促进创新,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也推动了扩大金融服务的需求和紧迫性。

一些科技和商业模式创新将塑造未来的普惠金融,一个突出的趋势是利用替代资料来源和方法,例如心理测量和机器学习,为没有信用纪录的客户提供信贷。行动电话和交易数据将在扩大使用范围和降低成本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印度的统一支付介面和跨地区的开放银行措施正在帮助和促进创新。

政府支付的数位化以及透过银行代理和邮局扩大接触点也继续减少了无银行帐户的人数,例如巴西和南非依靠国家识别系统和生物识别技术扩大了接触点并简化了使用流程。

为女性打造解决方案

普惠金融科技公司将与现有企业进行更多合作,以扩大其影响范围,许多获得营业许可的单位和类银行正在不断出现。发展中的金融机构继续优先考虑女性的数位金融普惠,为女性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可以释放出她们的创业潜力并增进家庭福利。

气候变迁风险也使得农业保险和弹性贷款与农村人口息息相关,随着数位信贷的扩张,替代信用评等模型的验证仍然是避免过度负债的当务之急。总体而言,围绕用户体验和后端基础设施的技术创新对于使金融服务变得无缝、负责任且可供所有人使用也非常重要。

目前由于各国政府的支持性政策,对行动网路的基础设施的投资,智慧型手机的普及率提高以及全球发展优先事项,普惠金融的未来前景可说是非常乐观。然而,围绕消费者资料保护、平台垄断和滥用数位足迹等问题的风险将需要政策的改善,由于见面三分情,面对面的互动还是很重要,最后一哩路的挑战将持续存在,因此即使在数位金融中,实体金融据点仍然很有用。

生态系统内的合作也很重要,银行和非银行参与者应该利用新技术和替代数据,提供负担得起、方便和负责任的金融服务,以满足全球弱势群体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