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训院看世界-普惠金融仍待努力开发

今年创立40周年的台湾金融研训院,公布了我国第一份台湾金融生活调查报告,作为对台湾金融社会的生日贺礼

借由两万两千多份的问卷结果,这份报告详细刻划出台湾人收支储蓄借贷保险等金融生活中的各项面貌。有别于主计总处家庭收支调查或其他相关统计,这份金融生活调查尤其聚焦于国人金融生活弱点的发掘,期望调查结果能够引导金融功能进一步发挥,让财务情况脆弱者有机会改善生活期待,共享金融幸福。

如同国际发展趋势一般,贫富落差的扩大与中产阶级消失,已经成为台湾金融社会中的一大挑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台湾人的储蓄与借贷状况,确实存在两极化双峰现象:一方面,有三成的民众,储蓄与投资非常丰厚充足;然却另有三成民众,仅有低于5万元甚或没有任何储蓄。尤其令人忧心的,已有约16%民众自觉到生活收支已经是有点困难或非常困难,更有近两成民众无法在一周内筹到10万元来因应紧急事故,这些人一旦遭受意外冲击时,将仅能依赖地下借贷来作为支应。显示出在贫富落差扩大的金融平行世界中,台湾需要协助的金融弱势,已经不只是政府社会福利定义下的约3%低收入户与中低收入户而已,还包括月光、青贫,以及许许多多仍在收支平衡线上辛苦拚搏的台湾民众。

这份报告采用了澳洲作为国际比较的基准,相较之下,国人在金融服务中的借贷资源不足、保险保障覆盖相对不全面,以及金融素养上对金融商品的了解程度低落,可说是台湾金融风险抵抗力的主要弱点。因此,除了应持续强化国人对金融商品的认知教育外,更重要的,就是强化金融弱势者在适当的政策配合下,得以更自信且更广泛地运用金融产业所提供的服务。

而这正是我国普惠金融政策可以努力的方向,不同于传统财富管理所服务的对象,未来若能针对金融弱势民众,透过教育、融资协助与咨询辅导机制多管齐下,让金融机构提供更多元的金融服务,相信更能让金融服务的光芒与温暖照拂更多族群。正如同黄天牧主委倡议以「信托2.0」、微型保险等金融服务的转型提升,来体现普惠金融的意义与价值,让金融弱势者有机会逐步改善财务情况,强化未来面对经济金融风险的抵抗能力,避免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这应是各级政府在追求社会稳定发展上,需要重视且研提具体政策关注的重要施政课题

长久以来,我们已把「小康」当成中产阶级的同义词,而对于金融业者而言,拥有庞大比率中产阶级更是产业永固发展的根基。一旦中产阶级消失,将再难寻觅足堪信任且数量庞大的小康借款人来支撑整个金融体系发展,更可能让社会陷于动荡之中。因此,本于ESG态度开展社会关怀,将是金融业在这个多变时代必要承担起的关键作为。追求美好的金融社会,让「有」的人,可以跟「还没有」的人,透过金融机构提供的各式金融服务,来串起这美好的连结。

经由这次调查,我们知道了台湾金融生态系的多元活力,也发现仍有许多值得努力的空间,期待金融同业一起,让金融共好,共同创造金融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