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研院看世界-星、英政府主动出击 推金融科技能力发展
脱欧后,英国金融业把金融科技当成一条出路。图/路透
新科技对企业的成长很重要,可惜的是,大部分的金融高层却都不具备相关技能。管理顾问公司埃森哲(Accenture)的报告显示,有科技业背景的银行董事非常少,2015年只有6%,目前则为10%。这很可能会带来各种困境,除了整体战略上的错误之外,也可能在选择供应商和系统这些执行细节上失误。
该报告指出,英国在这方面表现较佳,26%的董事有科技背景。另外,该报告没有点名的新加坡,同样也领先其他国家。这两个国家至今为止的成果,都跟政府主动出击有关。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大力培育科技转型所需的技能;英国的政治与整体局势则提高了金融科技业的重要性,使市场更快提出解决方案。虽然两国的状况差很多,却都提醒我们,如果要提升业界的科技技能,就需要更宏观的视角。
新加坡金管局一边持续关注整体局势,一边主动出击,确保新加坡金融人才跟上世界脉动。他们推出的金融培训计划(Financial Training Scheme)和国际银行标准培训计划(IBF-Standards Training Scheme)都补贴「未来所需」的「深度科技」(Deep-Tech)课程的所需费用。其中许多实作课程的重点并不放在特定的科技或商业模型,而是着重于培养Agile和Scrum这类敏捷开发思维。
这些专案希望利用2020和2021年疫情造成的空窗期间,让银行业获得未来所需的关键技能。新加坡金管局在金融培训计划上投入9,000万新币(相当于新台币18亿元)。而且无论是金融培训计划,还是国际银行标准培训计划,都将年长与资深的银行业人员包含在内,40岁以上的新加坡公民获得的补贴高达年轻人的90%。
英国为金融科技人才设置新签证
地球另一头的英国,也正在试图利用金融科技来维持金融业的竞争力。该国的传统金融服务因为脱欧而深受威胁,如今的英国金融业正在和欧陆的同行公开抢生意,其中一项战略重点就是提高既有的科技优势。其实,英国最初脱欧的动机之一,就是想脱离欧盟绑手绑脚的投资环境,例如欧盟对于虚拟货币匿名性的保守观点,就让区块链的支持者觉得处处受困,他们希望英国可以走上另一条路,成为去中心化金融(DeFi)中心。
英国之前的环境很适合发展金融科技,它的开放银行走得很前面,欧洲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金融科技新创企业有44%都把总部设在英国,而在英国脱欧以及面临COVID-19危机的重创之后,英国也把金融科技当成一条出路。广受引用的《Kalifa英国金融科技评论》(Kalifa Review of UK Fintech)指出,「在COVID-19期间,有70万年轻人离开学校,进入极为艰困的就业市场。充满活力且不断成长的金融科技,可以为这些年轻人提供就业机会。」
这份与伦敦市联合发布的评论,还指出金融科技引发了一道新的签证潮流,金融科技界的劳动力目前已经有42%是外国人。报告发布后不久,英国财政部长瑞斯‧苏纳克(Rishi Sunak)也宣布要为金融科技人才设立一道新的签证系统,将于2022年3月启用。有鉴于欧洲人士在英国脱欧之后更难移民至英国,这项政策显然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让人才具备弹性
当然,产业环境横跨的领域越多,进修技能的空间就越大。即使不仰赖其他行业,没有深入研究未来,银行业还是可以用其他方式跟上潮流。新加坡金管局的孟文能建议,银行可以聘用理工科和科技领域的毕业生与中阶专业人才。顾能公司也说,金融业在规划人才库的时候不要预想太远,反而应该强调人才的整体能力与灵活性。
尤其在地缘政治诡谲未明的时代,这一点最为重要。如今很难预测5年之后的监理方向会如何改变,所以能够系统性地思考问题,把解决方案套用在自动化系统中,反而才是成败关键。有这个能力的人才,很多都位于传统科技业或科系。(本文译者为刘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