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建立前瞻公部門薪酬制度

行政院4日召开院会,会中通过「护理人力政策整备12项策略计划」。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行政院日前通过「护理人力政策整备12项策略计划」,最大亮点是将推动护理师的三班制、提升薪资待遇和工作环境,以彻底解决护理师长期不足的问题。行政院所以会有这项举动,是因疫情后医护界闹护理师荒,已严重影响到医疗产业的运作─全台30万名领有执照的护理师,目前只有六成(约18万人)从事这个职业;各地都有医院因缺护理师,而无法提供服务,也让急诊室人满为患。面临这股「关床潮」,加上蠢蠢欲动的各种新疫情,问题很可能急速恶化,终于让行政院痛定思痛,下定决心解决这个攸关民生、且已引发民怨的医护问题。

然而,护理师薪资偏低的恶劣工作环境,会受到政府正视处理,是因其严重后果就在眼前,不能无视其存在必须加以解决。若问题不是如此明显,政府通常是能拖就拖,要拖到问题严重到无以复加,才会处理。举例而言,「警勤加给」28年未能调整,大学教授的「学术研究加给」也有十年未调,偏低的待遇被邻国同行笑称为「丐帮」。直到去年政府才开始处理,「警勤加给」从去年7月起调高15%、教授「学术研究加给」从今年起提高15%,就是因为两种职业已产生严重缺额或素质严重下滑,已影响运作和发展,才让政府有所动作。

这其实是目前政府施政上的重大问题,几乎绝大多数公部门的待遇,都是长期未能调整,几年一次的微调也根本跟不上通货膨胀,一旦拖到问题极为严重时才来处理,造成优秀人才不断离开公部门,而参加国家考试想进入公部门的人数逐年下降,十年来已降了一半,公务员的平均素质堪忧。但决策者不愿承担民意压力,长期因循怠惰,公部门的实质待遇逐年下滑,出了严重问题时才来思考解决,已形成另一种「国安问题」了。

其实,没有高素质的公务员来前瞻规划和执行国政,社会付出的代价相当巨大。例如,「数位身分证」的错误方案叫停,一下子就让国家损失不下10亿元,必须由全民埋单。政府没有能干的官员全力打诈,全民每年被诈骗的损失,岂止是官方公布的数十亿元,真实金额可能高达数百亿元甚至更高,更别提某部会居然将全国个资外流的严重问题,又岂是节省一些待遇所能比拟呢?

目前,政府处理公部门待遇的模式,停留在「会吵的孩子有糖吃」的模式,哪种公部门职业叫得大声、获得媒体和民意支持,就会优先处理,其他职业就继续拖下去,这岂是一个「先进经济体」该有的处理问题方式?行政院应该责成人事总处,仔细研究其他先进国家,公务员各行各业的待遇占各国平均薪资的比例,来客观评估目前台湾公部门的待遇是否真的偏低,如果是的话又偏低多少,再以一个可以接受的时程来进行调整,来处理这个严肃但却极为重要的问题。而既然是由全球比较得来的结论,应该可以获得民众支持,特别是这几年的财政都是明显超收的状况之下。

如果行政院继续不严肃处理这个问题,那么考试院透过「铨叙部」负责「公务人员任用、升迁、俸给、考绩、激励…」,也应该对这个问题做点实事,主动积极地对上述模式进行研究和规划,让行政院必须承受,顺便将这个冷衙门「炒热」,免得外界天天吵着要废掉看起来「无事可做」的考试院和监察院。其实,立法院即将就赖总统提名的考试委员行使同意权,立法委员可以在审查时就此问题提出询问,让考试院获得民意相挺,进行公部门人事上的重大改革,成为提升我国公部门素质和施政品质的重大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