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台湾出口 三关键问题(2-2)

问题二:出口产品集中性问题。2002年电子零组件加上资通讯产品合计出口占比已达40.21%,成为我国出口主力产品。但当年基本金属及其制品出口占比也达9.26%,纺织品出口占比8.96%,机械占比8.52%,橡胶塑胶占比6.51%,电机产品出口5.76%,出口占比低于5%的只有运输工具(3.59%)、化学品(3.56%)、光学产品(2.55%)、矿产品(1.71%),整体产品出口占比结构还算均衡。

不过到了2020年仅电子零组件出口占比就暴增到39.27%,资通与视听产品出口占比虽大幅下降到14.24%,但两者合计出口占比已经逾半高达53.51%,形成电子业出口独大情况。基本金属、机械及橡塑胶产品是出口占比虽还能维持在5%以上的产品,但是出口占比也分别下降到7.38%、6.34、6.15%。电机产品及运输工具出口占比则分别下降至3.15%及3.18%,惨不忍睹的是纺织品出口占比重摔至2.18%。化学品、光学器材及矿产品出口占比虽然上升,但是上升幅度都仅在1个百分点左右。电子零组件及资通视听产品的出口兴衰几乎决定当年出口成长与否。但是出口产品的集中性也相对挤压其他产业发展,使得台湾整体产业发展均衡因此受到破坏。例如台湾一直要往上发展机械产业,但是2020年机械产品的出口比重却只占6.34%,反而较2002年下降2.18个百分点;光学器材的出口金额较2010年高点的211亿美元衰退了44.11%,出口占比也较2010年的7.59%下滑了4.18个百分点。除了电子零组件产品,其他出口产业都没有亮点。由此看来台湾产业的不均衡发展其实由来已久,但是没有找解决之道。

问题三:出口过度倚赖中国大陆。虽然台湾希望减少对中国大陆的倚赖,但是实际上两岸经贸的黏着度一直很高,2002年台湾中国大陆(含香港)的出口占比就已达32.3%,并且一路扶摇直上。而且在2018美中贸易战之后也没有因而降低,甚至在新冠肺炎疫情后,2020年台湾对中国大陆出口比重还创下43.9%的历史新高。尽管2020年来自美国的出口订单占29.6%,高于来自中国大陆订单的26.5%,但是实际反映在出口占比上对中国大陆出口占比却远超过美国的14.6%。关键就在于美国订单的最终出货地点很多是在中国大陆,也就是间接出口至中国大陆的订单比比皆是。

若进一步比较2020年电子产品(主要包含IC设计、晶圆代工晶片通路印刷电路板记忆体被动元件)出口订单1,614亿美元,来自中国大陆的订单就高达635亿美元,远高于来自美国订单的470亿美元,同样可以看出电子零组件的出口订单也是以中国大陆为主,而不是想像中的美国。这也就显示,台湾想要和中国大陆在经贸关系上脱离,现阶段是非常困难实现的事。

因此往中间产品靠拢、电子业独大、倚赖中国大陆的三大出口关键,固然有其历史背景,但是就台湾产业发展及出口转型而言,这三个关键的背后所引发的产业发展不均衡,甚至于导致部份产业出口占比持续下降,可能影响产业生存,却是产官学不能不正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