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脱中倾美」的危机岂能视而不见
(图/本报系资料照)
上月31日大陆公告自本月15日起,对台湾134项进口货品中止适用ECFA优惠关税,回归到原来1至12%税率。这134项货品台湾去年出口到大陆98亿美元,为了淡化冲击,政府刻意将该数字放在对全球出口的比较基础上,强调98亿美元只占我对全球出口约2%,ECFA全部早收清单539项货品对大陆出口占全球比重亦降至3.6%,表示对台湾影响不大。
可是若将该98亿美元置于台湾的全球出口市场排名,即可发现,超过对德国总出口的81亿美元而居第11位,岂可谓冲击不大?对于关税达6至12%的企业严重影响其竞争力,打击又岂可等闲视之?
对于大陆的贸易措施,其实我政府可以采取若干作为,其一是目前大陆的反制对象都局限在ECFA早收项目,可依据ECFA规定,透过「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协商双方的贸易纠纷,这是现成的机制。
其次大陆之所以采取反制,部分原因是不满双方加入WTO20多年来,台湾仍对来自大陆的2千多项产品采取歧视性禁止、限制等措施。我方可针对没有生产或已大量开放外国进口等较不敏感项目开放大陆进口,释放善意营造协商氛围。前述可行途径,不知我政府为何视而不见?
对外经贸对台湾而言是国安支柱。自2018年美中贸易战开打,台湾对外出口出现「脱中倾美」趋势,潜藏的危机不可不防微杜渐。
回顾1980年代初期,台湾对美出口快速成长,1984年美国占我出口比重创历史新高达49%,顺差随之急遽攀升。在美国政治压力下,新台币兑美元汇率从1985年的39.8大幅升至1992年的25.4,尤其是传产出口遭遇严重困境,对美出口一路下滑,至1995年美国占我总出口迅速萎缩至24%。
1990年底我政府开放赴大陆投资,台商到大陆投资同时带动供应链出口,支撑台湾经济成长。至2020年大陆(加香港)占台湾出口43.9%,2021年对大陆贸易顺差突破千亿达1047亿美元,均为历史最高。2000年至2023年台湾对外货品贸易顺差累计8345亿美元,来自对大陆顺差则高达1兆6289亿美元,并带动台湾投资,成为驱动经济成长最主要力量。
但自2018年美中激烈对抗,美国对大陆平均进口关税提高至20%,台商将部分产能移回台湾,大陆占台湾出口比重一路下挫至去年35.2%,今年1至5月更急降至31.0%,贸易顺差去年跌至805亿美元,重大影响我经济成长。
相反的,美国占我出口则从2018年的11.8%升至去年的17.6%,今年1至5月骤升至23.3%,已取代大陆(不计香港)成为第一大出口市场;对美货品贸易顺差则从2018年的64亿美元跳升至去年的356亿美元,今年估计将达500亿美元。对美出口和顺差快速增长对台湾整体出口潜藏着两个风险,一是美国重施故技,迫使新台币大幅升值。目前美国抗中,台湾有被利用价值,美国或许不会采取行动,但当台湾价值失去,美国能够容许台湾对美顺差达千亿美元吗?
其次,晶片之外,运用于资料运算处理的电脑、伺服器等资讯科技产品占我货品出口美国的48%,美国占我该项产品出口的6成以上,进入AI时代台湾爆红成为全球AI科技及制造中心,该等产品攸关国安及经济,美国会否再以供应链韧性及地缘政治为由,比照施压我印刷电路板和半导体产业的模式,促使我AI电脑、伺服器等产业掀起外移潮,岂能不未雨绸缪!(作者为前经建会主委、前经济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