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奇兵」福卫2号服役满10年 福卫5号明年发射接替
▲福卫2号运转满10年,在多个国际重大天灾都发挥作用。(图/取自国家太空中心网站)
福尔摩沙卫星2号(福卫2号)发射将满10周年,国家太空中心14日举办成果发表会。由于具有全球唯一「每日再访」(daily revisit)的特性,福卫2号已支援57国的236件灾害影像拍摄,以及53件国际学术研究,在南亚大海啸、汶川大地震、日本311震灾中都发挥了作用,功勋卓着,其任务将在明年由福卫5号接替。
太空中心主任张桂祥表示,福卫2号每天固定造访台湾上空拍下珍贵影像,10年来已免费提供国内156个学术机构、171个政府单位使用影像原始资料,价值相当于30亿新台币。它绕行地球已达5万435圈,取像面积为全球陆地总面积的7倍,相当于3万1289个台湾。由于独特的每日再访特性,一旦发生灾难,福卫2号就能忠实传回灾区照片,照片更新速度远比其他各国卫星快速。
福卫2号2004年5月21日从美国加州升空发射后,当年12月就发生南亚大海啸,因为能够即时传回影像,成了最佳的救难工具,是当初设计时完全没有想到的意外收获。十年来,台湾的莫拉克风灾、高雄甲仙地震、苏澳外海吉尼号油轮漏油,以及南亚大海啸、中国大陆汶川大地震、日本311大地震,几乎每一个重大天灾,各国都使用了福卫二号的即时影像。
尤其是汶川大地震时,福卫2号率先拍到唐家山的堰塞湖,让中国大陆紧急开挖疏通,化解可能的溃堤灾难。张桂祥说,那次的贡献让福卫2号一战成名,成为世界各国发生重大灾难时,索取影像的第一选择。日本311大地震时,在事发前两周的救灾会议中所使用的照片,几乎都是福卫2号提供的即时影像。
福卫2号的任务,将由福卫5号于明年10月接替。不过,即使福卫5号送到美国成功发射,福卫2号也不会马上退役,希望能继续运行,让台湾同时有两颗低轨遥测卫星互相配合。
福卫5号斥资36亿元,是台湾第一枚自主发展的光学遥测卫星,包括汉翔航空工业等7家厂商参与,其中汉翔负责卫星本体结构体部分结构设计分析,也首度负责光学酬载结构体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