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两岸》从《台北人》看白先勇的文化与身份认同

两岸征文,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白先勇先生在《台北人》中引刘禹锡的《乌衣巷》作为序跋。短短的两句诗,暗示了人生无常,历史沧桑变幻的主题,寄托了白先勇先生无尽而深刻的乡愁,也更多地包含了「家国同悲」的感慨。

《台北人》是一部短篇小说集,首次出版于1971年。该书收录了14篇短篇小说,描绘了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间生活在台北的外省人及他们的生活、情感和心理状态。小说集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些经历战乱,被迫迁徙的「台北人」,在新环境中的孤独、失落以及对故乡的怀念。在白先勇的笔下,「台北人」是一群身在台北心在大陆的异乡客。他们的根在大陆,身在台湾,却始终无法在那片新的土地上找到归属感。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身份也逐渐失落,变得模糊不清,最终成了一曲曲令人哀叹的挽歌。

《台北人》以《永远的尹雪艳》开篇,白先勇笔下的尹雪艳,无论是在旧时的大上海,还是在现今的台湾岛,始终是圈子里的「顶流」,甚至不为外界干扰在各种场合变换身份。「尹雪艳在舞池子里,微仰着头,轻摆着腰,一直那么不慌不忙地舞着;即使跳着快狐步,尹雪艳从来也没有失过分寸,仍旧显得那么从容,那么轻盈,像一球随风飘荡的柳絮,脚下没有扎根似的。」「尹雪艳仍旧一身素白打扮,脸上未施脂粉,轻盈盈地走到管事台前,不慌不忙地提起毛笔,在签名簿上一挥而就地签上了名,然后款款地走到灵堂中央,客人们都倏地分开两边,让尹雪艳走到灵台跟前,尹雪艳凝着神、敛着容,朝着徐壮图的遗像深深地鞠了三鞠躬。」无论是王贵生,洪先生还是吴经理,这些围绕在尹雪艳身边的「因素」发生怎样的变化,尹雪艳都有着自己的「拍子」「旋律」。在尹雪艳那里,往昔所有的荣华会海市蜃楼般地再次浮现。作家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几乎是凝固和恒定的女性形象典型,但是在这看似永恒的背后,却没有人能够对抗现实社会的变迁。永远始终无法永远,那些纸醉金迷的浮华最终不过是大梦一场。《永远的尹雪艳》中描写的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上的乡愁,是在迷茫中找不到自我的认同和归宿,是客居台湾的漂泊者们感到空虚,无所依归的一种精神饥渴。

在《游园惊梦》里,钱志鹏将军在南京身居高位,钱夫人为桂枝香(窦夫人)请生日酒的那天,「梅园新村的公馆里一摆就是十台,𢬍笛的是仙霓社里大江南北第一把笛子吴生豪,大厨师却是花了十块大洋特别从桃叶渡的绿柳居接来的」。同时「梅园新村钱夫人宴客的款式怕不躁反了整个南京城」,由此可见钱夫人当时的富贵与排场。然而,来到台湾后,钱志鹏将军已经去世,钱夫人独自住在台湾南部,穿着有些发旧的长旗袍,坐计程车到台北参加窦夫人的宴会。此时的钱夫人不仅失去了在南京时的富贵与排场,连身份地位也渐渐失落。在南京时,她常常占据宴席上的主位,作为钱志鹏将军的夫人,她从不推让。然而在窦夫人的宴会上,直到赖夫人和窦夫人提醒后,钱夫人才忐忑地去第二桌的主位坐下。随着钱志鹏将军的逝世,钱夫人的身份认同逐渐在现实生活中败下阵来。

《一把青》里的朱青,曾「是一个十八九岁颇为单瘦的黄花闺女,来做客还穿着一身半新旧直统子的蓝布长衫,襟上掖了一块白绸子手绢儿」。「眉眼间蕴着一脉令人见之忘俗的水秀」。可来台湾后,因丈夫郭轸身亡,朱青却变得浪荡起来。朱青失去了甜蜜的爱情,她的身份认同随着丈夫郭轸的逝去也一同失落了,于是,她放逐了自己。「从一个乐师手里拿过一双铁锤般的敲打器,吱吱嚓嚓的敲打起来,一面却在台上踏着伦巴舞步,颠颠倒倒,扭得颇为孟浪。她穿着一身透明紫纱洒金片的旗袍,一双高跟鞋足有三寸高,一扭,全身的金锁片便闪闪发光起来。」郭轸遇难,她激动疯狂、目光涣散,喉头挤出的尖细声像耗子被人踩得吱吱惨叫一般,以至于几个礼拜后便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眼也凹成了两个大洞。后来的朱青与从前判若两人,东山一把青不只是埋葬了郭轸,还将自己也一同埋葬了。

余光中曾说:「白先勇是现代中国最敏感的伤心人,他的作品最具历史感。」白先勇的作品很深刻,在于他将身份困境在作品中毫无保留地展示出来,而这也让作品变得沉重起来。

「台北是我最熟悉的——真正熟悉的,你知道,我在这里上学长大的——可是,我不认为台北是我的家,桂林也不是——都不是。也许你不明白,在美国我想家想得厉害。那不是一个具体的『家』,一个房子,一个地方,或任何地方——而是这些地方,所有关于中国记忆的总和,很难解释的,可是我真的想得厉害。」那么乡愁是什么呢?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的《现代汉语词典》来理解,「乡愁」就是「怀念家乡的忧伤的心情」。然而,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乡愁早已不仅是对于家乡思念的一种情绪,在时间、空间的变化之下,身份的急转之中,也带入了更多「家国同悲」的情绪。白先勇通过《台北人》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他身处文化割裂中的无奈。他用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那种深沉的乡愁和复杂的文化认同感,以及在漂泊中的无所适从和「家国同悲」的情绪带给我们更多、更深的思考。(孟鑫)

(本文来源:「两岸青年」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