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两岸》彭展华与他的《未知的香港粗犷建筑》
香港邵氏片场制片部。(取自Brutalism hong kong脸书)
拿起《未知的香港粗犷建筑》一书时,感觉颇有分量。书的本身,有相当厚度,尤其是书封纸质,选用了厚达3公分的硬灰板,裱上花纹纸,近看时细致的气泡纹路与清水混凝土有机的质感无异,纸上局部压印凹凸的纹理,更与60-80年代流行木纹板状混凝土的材料工艺一致,完美地呈现出粗犷建筑的外观特点。
这本书的分量,更展现在内容上,20多人组成的团队,用了3年的时间,访谈了80多位相关人士,查询资料、研究档案,从零开始,挖掘了香港的粗犷建筑,发掘出许多未知的建筑历史故事,最终将其研究成果,刊印成书,在香港建筑史上留下一页。
《未知的香港粗犷建筑》的作者彭展华先生,是一位年轻的香港建筑师。他在书中详细记录了20栋香港粗犷建筑,图文并茂地揭示它们的过去、分析它们的设计手法、空间与结构。
作为一名香港建筑师,彭展华苦恼之处在于,因为地狭人稠,香港几乎每个建筑项目都很大——包含了底层平台、商场、商店、电影院、高层住宅、会所、学校、体育馆——即所谓的「综合体项目」。项目从规画到兴建完成,要历经10年左右的时间,如此大规模的建筑,每位建筑师都只能负责其中的一部份,无法全程参与。
《未知的香港粗犷建筑》,书亦是建筑。(取自Brutalism hong kong脸书)
或许因为这份苦闷,彭展华在工作了10余年后,想要发掘一些与建筑有关的有趣研究项目。2019年,他在Instagram上发现很多世界各地与粗犷建筑有关的贴子,因而感到好奇,又碰巧看见台湾忠泰美术馆邀请了德国SOS Brutalism到当地进行在地展览。「在SOS Brutalism全球资料库中,香港只有4个粗犷建筑案例,而台湾则已发现7栋。1960年至1980年代,两地社会发展条件、环境相似,直觉认为香港或有更多的『未知』。」
2020年4月,因为这份好奇心,彭展华写了一个建议书,意外拿到Design Trust的资助,也因此认识了志同道合的建筑朋友,共同组成团队,开展了这场为期3年的研究。
粗犷主义(Brutalism)是一种起源于1950年代英国的建筑风格,主要兴起于战后重建项目。彭展华介绍,粗犷建筑有三大特点:第一,建筑使用混凝土材料,外立面不涂颜色,不会其他材料去覆盖它,尊重原始物料本身;第二,建筑结构外露,当你看到两根柱子,就会知道那里就是入口处,是大门位置所在; 第三,在英国,由于是要建造给全国的人使用,因此当时所建之粗犷建筑,尺度都非常巨大。
相对而言,香港的粗犷建筑,因为土地资源少,人口高密度,因此无法往水平方向,而须往高空发展,这是香港粗犷建筑的特色之一。另外,气候对香港的粗犷建筑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香港天气热,建筑有通风的需求,比如香港中文大学活动中心,外形上就不似英国的粗犷建筑那么封闭,不会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
「我读书的时候,没有机会学习香港建筑史,因为没有相关研究,无法了解香港本土的建筑。」在《未知的香港粗犷建筑》一书中,彭展华还记录了与粗犷建筑有关的12位战后「年轻派」香港建筑师的故事,可以说,彭展华书写的也是香港的建筑史。
在书的后记中,彭展华写道:「爱上建筑有两个时刻,第一个是在伦敦实习的那年,发现建筑原来没什么特别,因为建筑对当地人来说,是一种日常,并不高深。另一个转捩点则是在上海矶崎新工作室,逗留时间不长,但可感受到持续的档案记录与文字论述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又是一种别人的日常。」
今年2月,彭展华来台参加台北国际书展,与台湾读者分享多组1960至1980年代的战后香港粗犷建筑背后的建筑师故事,以及作者和研究团队在香港城中搜寻未知粗犷建筑和个中长达三年的研究过程。(图/香港联合出版提供)
当询问到最欣赏哪位建筑大师时,彭展华在笔记本上写下了「矶崎新」。矶崎新与日本建筑大师安籐忠雄、黑川纪章被称为「日本建筑界三杰」,建筑以风格以前卫著称,于2019年获颁普立兹克建筑奖。
彭展华说,矶崎新在做项目的同时写了很多书。受其影响,五、六年前,彭展华也开始在杂志上写建筑,风格取向尽量「如实」,「希望令『建筑』这个题目更为简单易明,不过分吹嘘建筑师的浪漫」——这很像粗犷建筑,将建筑材料真实地展现,朴实无华,但坚固实用。或许,这就是吸引力法则,《未知的香港粗犷建筑》的诞生,是朴实的建筑师与朴实建筑风格的一场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