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两岸》香港建筑师许允恒的斜杠人生

许允恒在台北国际书展分享城市建筑的故事。(摄影/卢虹)

来自香港的许允恒既是注册建筑师,也是建筑专栏作家,迄今出版了8本书,除此之外,他所成立的建筑游人工作室平时也举办香港和海外的建筑导赏团、建筑分享会,对于「让大众更深刻地认识建筑、亲近建筑」这件事,他似乎更加情有独钟,得心应手。

10年出版8本书 笔耕不辍

许允恒的经历相当丰富,他毕业于英国纽卡素大学建筑系和英国东伦敦大学建筑系,曾在香港、伦敦、纽卡素等地工作,并参与香港、北京、上海、天津、伦敦、埃及、南非、圣比德堡、中东等地的建设项目,2008年起,以「建筑游人」为笔名,在香港、台湾、北京、新加坡等地撰写建筑网路文章,还成立了自己的YouTube频道,也曾在伦敦《英中时报》、香港《信报》和北京《中华建筑报》等报章撰写每周建筑专栏,至今笔耕不辍。

尤值得一提的是,自2013年开始,许允恒共出版了8本书籍,其中7本为《筑觉》系列,从建筑师的视角,又以游子的身份,带领读者游走香港、东京、伦敦、北京、纽约及新加坡等各大城市,领略城市建筑之美。

今年2月,许允恒带着他的系列书籍,来台参加台北国际书展。一身笔挺西装的他,讲话带着粤语腔,举手投足间,很有一股香港年轻白领菁英范儿。交换名片时,他拿出电子名片,往我手机上一靠,自动加入了通讯录联络人,chorme也自动开启了他的各个网路平台,更妙的是,当我询问访谈是否可以录音,他不仅一口答应,还因为书展现场太过嘈杂,他拿出了无线接收设备连接在我手机上,给我了一个无线麦克风,而另一个无线麦早已经别在他自己的衣领上。

许允恒还有一个身份,是两个女儿的父亲,他说,出版第一本《筑觉》是在2003年,「是我大女儿出生的那一年,那一年她出生,我的书也出版了。」平常白天里争分夺秒地看资料,「例如在地铁上用手机搜录资料」,到了晚上可以安静下来,「她们都去睡觉的时候,我就去写我的作品。」他也坦言,一年写一本书,是真的很辛苦。

写《筑觉》系列,对许允恒来说,「打开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可以好好发展去做新的事情」。但姑且不论时间成本,出书其实是一件赔钱的事,支持他持续创作的动力,还有一个特别的故事。「在2016、17年时,我刚出了第4本《筑觉》(北京),在脸书看到一个朋友的太太发了一个讯息,我的朋友去了,上了天堂了。年纪不大,她的女儿才1刚出生不久,我发讯息给朋友的太太表示遗憾,怎么这么年轻就走了。」这位朋友其实是许允恒的读者,两人只见过一次,但《筑觉》有新系列出来,这位读者都有购买,「我先前那一本是伦敦建筑。他在医院接受化疗,那个时候让太太去买我的新书(伦敦),这本书陪伴了他在医院最后的时间。想不到我做的事情,可以陪伴我的朋友最后的时光,所以,能写,就继续写下去吧。」

平民建筑 记录香港本地的设计

许允恒也有着香港本土情怀。2021、2022年,因正值新冠疫情期间,难以出国,也正好距离出第一本《筑觉:阅读香港建筑》已有了10年时间,有了新的想法,需要改变一下风格。「建筑不仅仅是建筑书,想要变成地道文化的部份。因为在香港有个遗憾,因为在香港,没有一个大学去研究、记录香港本地的建筑历史。在大学里,读中国的建筑史,读外国的国际建筑史,但香港本地没人去管。坦白说,香港的第一代建筑师,5、60年代的,他们年纪都很大了,如果他们都去了,他们的历史与故事就没有人知道了。「

今年2月,许允恒的《筑觉》系列书籍,参加台北国际书展。(摄影/卢虹)

许允恒说,过去谈香港的本地建筑,很多从历史的角度去说,比较没有人从设计的角度去说,「所以第二本就是想从设计的角度去看香港建筑。多说一点香港本地人的设计。说多一点本地的建筑,寻常百姓使用的平民建筑,比方说小型的体育馆、小学,或是改变的机能中心,而不是大型建筑。」

作为一位香港人、华人,又接受英国的教育,许允恒对于中西建筑、中西文化思想的异同,有着鲜明的感受。

中西合璧 在形式更在精神

王大闳建筑师设计的国父纪念馆,令许允恒印象深刻:「他用现代的手法去做古代的中国建筑。」许允恒说,这个挑战非常大,「很明确的建筑风格,用现代的手法去做,很容易做得三不像,现代不现代,古代又不古代,但王大闳做得很成功。不仅在外形上保留中国古代的风格,里面则是现代建筑的结构与风格。这幢建筑也配合到孙中山先生的人生,孙中山是中国人,但受到西方的教育,在香港大学读书,思想是中西合璧的,这个建筑也是中西合壁,也是现代与古代的融合。」

贝聿铭则是许允恒最欣赏的建筑大师。许允恒说,贝聿铭的设计,「把中国人的想法放进去,但不一定是把中国建筑的元素放在外面,是内里有中国人的想法,比方说,做罗浮宫,在新建筑前做一个玻璃壳,他不想去破坏,体现了中国人的中庸之道,你不是中国人不会明白这个道理。」

「那个时候我在读大学,我的老师批评他,你想破坏就破坏得狠一点,你若不想破坏就做得简单低调一点,但贝聿铭想做一个标志性的建筑,但又不想破坏罗浮宫原有的建筑,中国人就明白了,外国人就不明白。这就是说,心底里中国人的文化,不一定透过建筑的外形去呈现。」

贝聿铭与王大闳两位建筑大师,不仅同年,而且是同学,他们都是在25岁左右,进入哈佛大学建筑研究所,毕业后两人各自东西,一个留在西方,一个回到东方。许允恒同时提到他们,并不令人意外。在他看来,作为一名华人建筑师,无须受到身份的局限:「你是中国人,有中国的元素。我们受到西方教育,有西方的元素;台湾受到日本的影响,有很多日本的元素,有用的就用了,不一定要有界限。」

许允恒打了个比方:「好像我们吃东西一样,我们是中国人不是一定只能吃中国菜,不可以去吃西餐。可以尝试不同的东西,这样才好玩,为什么士林夜市这么好玩?因为什么杂七杂八的东西都可以吃,什么杂七杂八的东西都可以买,这样才好玩。你要是限制士林夜市只可以卖鸡排,其他不可以卖,那就没有人去了。」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身为建筑师的许允恒,还同时拥有作家、YouTuber、Bloger、建筑导游多重身分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