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犷风格」建筑回归!80年代早期失宠的5大缺点 变色碎裂是主因
现代主义中的粗野/粗犷主义(Brutalism)建筑近期似有复苏回归迹象,人们对这一类厚重、且以分明磊块和线条感取胜的结构风格以及背后意识形态,似乎又显得意兴方浓。回溯一下建筑发展,约莫在80年代早期,时尚优雅的设计语汇汹涌来袭,粗野主义风格自此骤然跌落,过去它在城市地景中受人追捧的结构美学弃之如敝屣,亦少有人对此建筑的破屋坏垣行动感到叹喟。
粗野主义一词饶富兴味之处,在于该词最初描述的,并非指涉它严肃凛然的外观,而是来自Béton brut一词,也就是毛胚混凝土。它崛起于50年代的战后欧洲,根植于社会乌托邦主义此一崇高原则下,并且广泛应用于图书馆、政府建筑、戏院、学校以及人民可负担的住宅等项目。
这类量体俨如国家社稷的一种宣言,雄壮、效率和快速,流露对未来的前瞻性态度,事实上在某种程度上,因它终结了冗赘和多余装饰,仅使用钢材、混凝土和玻璃,这种纯粹展示其结构材料的本质,让Brutalism成为现代主义合乎逻辑的选择。探究这类建筑失宠的原因,可归纳几个因素,包括过分朴拙自然、与极权主义、犯罪、社会剥夺(如监狱禁锢)以及都市衰败等负面印象连结。不过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混凝土建筑不耐候易老化,坍崩后则变色碎裂。
图文提供/The Cool Hunter
(完整文章请看疯设计)
买艺术、玩设计、听课程,成为<疯设计会员>,美学素养立刻Level Up!
想追踪更多设计、艺术与生活类报导?加入<line好友>,带您欣赏更多精彩创意!
※本文由疯设计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