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波:绿色、健康建筑与未来的再思考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成都分院院长教授级高工郑波发表演讲

12月19日,2020中国房地产全行业领袖新年峰会暨中国地产冠军榜颁奖盛典在广州南丰朗豪酒店拉开帷幕。峰会由本站房产联手广东省地产商会主办,今年主议题为“筑梦70年:升维思考 守正破局”。

在峰会现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成都分院院长、教授级高工郑波先生先生上台发表了主题为《绿色、健康建筑与未来的再思考》的演讲。以下为全文:

郑波: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我从设计研究单位的角度,给各位来宾,从绿色、健康建筑和未来的发展,以及我们这几年研发在住宅板块的新的建筑形态社会上流传的第四代住房。大家知道城镇化的进程,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土地越来越少,高层建筑的出现,住房条件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从人均8平米到目前40平米,从无房到有房到好房的阶段,目前的住房形态真的适合房住不炒的体系吗?我们在这方面有大量的思考。现在的生理疾病,糖尿病等越来越多,心理的抑郁症越来越多,建筑和健康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今天从这个角度,绿色健康建筑的发展,跟大家分享一下。

这张图,从98年到18年,调控政策一直不断,各位房地产朋友真是不容易,但是整个是高歌猛进,接下来,走出舒适区以后,我们是否是延续以前的模式,我们的思考应该是在产品创新和资产运营方面,目前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我们感觉到我们以前的一些积累,无法在应对未来的一些发展,行业间的融合,是我们接下来的一种必然的趋势。回到建筑,我们人的一生80%的时间,是在建筑室内工作,可见建筑是对我们非常的重要。一栋建筑在50年的寿命里排放二氧化氮7t/m2,超过了固体废弃物的重量。这是我们大力发展生态建筑的原因。

从绿色建筑的发展,新的阶段我们的建筑业发生了变化,一定要回归建筑的本质,建筑的本质是人和自然,交流互动的载体,现在的建筑,封闭性太强,人与人之间没有交流,没有互动的空间,在这种形态下突破,从06年到19年,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在法律上一直大力的支持。千城一面的境象往乡村迈进,所以说绿色的本身,应该认为是一门技术,应该树立这个理念,在过程中,我们是否是一味的发展科技,科技和经济之间达到合理的平衡,新的时期,新的绿色建筑的发展,从必然和过程措施的导向,转变为目标导向。建筑的先天基因,最大限度发挥出来以后,嫁接绿色、生态基础,绿色建筑生态的发展,一切未来大家的健康,80%的时间是在建筑室内度过。大家发现健康最大部分是生活方式,15%遗传基因、10%社会因数、8%医疗因数、7%气候因素。

在符合居住功能要求和绿色发展理念的基础上,通过提供更加健康的环境、设施与服务,促进居住者生理、心理、道德和社会适应等多层次健康水平提升的住宅及其居住环境。回归到建筑的发展,传统建筑到智能建筑,智能建筑到绿色生态建筑,进而提出健康。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不仅仅是提升技术应用,而是创造一个更为友好、更为包容的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人与建筑、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绿色生态技术,但是我们忽略了建筑本身,我们在建筑本身形态上面,迎合我们整个绿色建筑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人、建筑、自然的融合,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

国家战略把未来社区,所谓139,1就是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美好生活,3就是三个价值目标体系,人本化,以人为本,生态化,把整个社区作为一个生态圈,还有数字化。三大价值坐标: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九大场景设计:邻里场景、教育场景、健康场景、创业场景、建筑场景、交通场景、低碳场景、服务场景、治理场景。配置要求:未来社区全龄生活综合服务产业链。我们未来的住居是一个城市,一个生态圈。

我们一直在琢磨整个住房的形态是否是这样子的,是否连接到室内,能否从室内往室外要空间,做一个大胆的突破,这是我们讨论的一个工作方法,逆向工作法,我们在探讨未来的需求是什么,倒推现在应该怎么办。目前创新表现出的薄弱环节:基础创新上的薄弱环节、创新后,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巨大生产力的薄弱环节。未来5年到10年的变化,说不清楚,大家换个角度,哪些不变化,这些是不会变化的,围绕不变的事情做,问题是不大的。现实制约:高品质VS高容积率。我国城市人口密集,人们在传统的高容积率的“鸟笼式”建筑中束缚已久,现有城市住房不符合绿色生态的城市未来发展方向,无法满足居民对高品质感住房的追求,更无法满足中国人”前庭后院,聚族而居”的心理归依。房地产行业现状:行业现状:房地产增速放缓,行业内生动力不足。市场环境:消费分层,居住体验需求新高。

解决之道:大平层+庭院私家的庭院和公共的庭院,这是我们对城市的战略思考。目前,我们城镇化建设有三个产品,这个是第一代产品,庭院房。每两层是一个组合,每户有一个空中花园和大阳台。让每家每户都有60平米的空中庭院。这个产品是街巷式庭院房,实现每家每户有私家花园的时候,每两层公用一个街巷,有私家庭院和公共庭院,让高层建筑里面,就如同住宅一些两层建筑,大家在街巷里面可以互动和交流,这也是比较好的方式。街巷层,通过立体的交通系统来实现,打破地下停车。各种户型的产品,都有研究。

碧桂园森林城市:

Country Garden Pacificview位于马来西亚,毗邻新加坡。规划搭建垂直绿墙、空中花园和屋顶花园系统,形成多维度立体绿化系统,建筑外墙长满植物,全城地面都是公园,机动车地下停靠穿行。利用传统屋顶绿化和外墙悬挂绿植打造城市级绿色生活,而城市森林花园建筑立足中国国情,不是为了强调绿化,而是更突出了私家花园的实用价值。

新加坡翠城花园住宅:

The Interlace residents in Singapore新加坡翠城花园住宅项目通过引入大量集中式屋顶花园,梯田状景观和串联阳台,实现多楼层共享自然环境资源,增加了公共自然景观的人均配比,并没有改变建筑形态。与之对比,城市森林花园建筑的优势在于每家每户均有属于自己的私人花园庭院。

成都世纪城天鹅湖小区

Century City Swan Lake Community in Chengdu成都天鹅湖小区分别有三种户型设计,(1)大户型:146-550 ㎡(大阳台);(2)中户型:90-138 ㎡(小阳台);(3)小户型:40-110 ㎡(无花园阳台)与城市森林花园建筑的庭院斜撑结构相比,天鹅湖小区的露台采用柱子承重,露台面积包含在建筑面积中;柱子的存在不仅占用原有的庭院空间,视觉上也不美观,还会出现很多黑房子,没有相应的楼板条件做庭院。

全球独具创新的知识产权技术:“庭院转换技术”和“楼层转换技术”主要房间直接采光;绿化进入每家每户,实际绿化面积超过总占地面积100%;每家每户车辆停到“家门口”。彻底解决了国内外所有类似建筑十几年来都无法解决的“黑房子”技术难题。所有花园庭院都有足够私密性和安全性。全部建筑外墙面进行垂直绿化、空间绿化。全部采用外挑平台,覆土后植树绿化,使全部外墙都被花草树木所覆盖。其年二氧化碳吸收量达到25吨,日氧气释放量可达60千克。

整个结构体系,我们分四大系统,最主观的空中庭院系统,让建筑和景观,让城市里的田园生活有比较好的呈现。智能家居、户型的匹配,让室内系统有好的呈现。立体的交通系统,形成接洽的邻里关系。绿色生态技术,形成生态化的圈层。结构体系上,一个新的产品推向市场,创新的代价还是比较大的。从前期的开发到施工指导到未来社区的应用体系,包括后期的运维,物联网、互联网的思维,未来的架构。政府关注的层面,对城市的生态人居环境的改善,让城市得到一个非常好的面貌,让城市竞争力得到好的体现,带来闭环的产业。让一个新的产业形成闭环,让原有的产业转型升级。空中绿化的庭院加起来远远超过这块面积,这块土地没有得到浪费在空中得到利用。

对企业来说,无非就是竞争力,迎合我们对整个全产业链的转变,在迎合我们未来社区,让企业的转型得到比较好的促进。回到健康快乐,绿居、宜居、乐居的转变。对住户来说完善的体验。对这样创新的形态,最关注还是政策层面的问题,两年前也是这个问题,通过努力,政策在慢慢的得到突破,这是浙江省对支持未来社区的发展对试点项目出的政策,解决了空中绿化面积和空中休闲空间不纳入容积率的计算。包括成都,一连串的政策,对这个产品有针对性的一个政策的支持。这也是政府让利于企业、百姓,对创新支持的力度。纳入成都的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湖南株洲、河南的郑州等都有政策的突破。相关的一些发展,目前全国有7、8个城市都有示范项目在做,这是成都已经在使用,这是建设过程中的产品。景观完成度不高,受各种开发的一些影响,但是对我们第一代产品的空间形态已经在呈现了。目前9月1号已经交房,投入使用了。在湖南的株洲,成都市区,四川眉山,陕西,郑州,长沙、山东、新疆等,这些示范项目都在呈现,也对我们创新产品做一些尝试,也感谢各位对我们一些产品的认可,全国陆续都在做。新的产品带来一些新的突破,正所谓是看见未来才有未来。相信在座各位,地产前辈的支持下,这些创新看得到路,我们一起往前走,相信未来的中国更加期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