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肉食材10年涨4成!环团示警「气候通膨」 2050年物价飙2.28倍

▲绿色和平举行记者会示警,因极端气候导致的「气候通膨」冲击民众荷包。(图/记者杨惠琪摄)

记者杨惠琪/台北报导

明天是中秋节,民众采买烤肉食材对涨价很有感,绿色和平今指出,高温和强降雨导致产地产量锐减,带动各种农渔畜产食材价格上扬,因极端气候导致的「气候通膨」让民众荷包紧缩,10年来中秋应景食材如玉米、甜椒、鸭蛋等涨幅达4成,推估2050年光是一份肉蛋吐司可能就要价250元,呼吁政府气候变迁对策委员会尽速将「气候通膨」问题纳入议程。

绿色和平与大享食育协会今举行「月来月贵—气候通膨中秋记者会」,立委林月琴、黄建宾、林沛祥等人出席。绿色和平气候能源专案主任方君维指出,因高温、强降雨冲击农渔畜产,进而造成物价上涨的「气候通膨」已让民众荷包紧缩,未来每一年都是最贵中秋节。

根据绿色和平调查,从2014至2023年间,中秋烤肉常见食材包括青葱、茭白笋、玉米、甜椒、文蛤、猪肉等持续受干旱、强降雨等气候事件影响,平均价格10年成长近4成,其中以玉米、青葱、甜椒最为严重,玉米涨幅4成、青葱涨幅5成,而甜椒最高涨幅更是达近9成;而受到饲料价格上涨与高温影响,蛋黄酥原料鸭蛋近10年涨幅超过4成,猪肉价格也涨了近3成。

方君维表示,今年凯米台风袭台重创农业,原本预估1至2周物价回稳,但直到现在物价仍在高档,若政府和企业持续消极减碳,将使极端气候事件愈加频繁,气候通膨的影响也逐年扩大,像是鸭蛋价格10年内从每公斤71元上涨到104元,直接影响蛋黄酥的成本,今年甚至传出1颗蛋黄酥最高卖到170元。

方君维指出,根据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发布的气候通膨影响研究,气候通膨每年影响物价上涨3.23%,预估2050年的物价可能是目前的2.28倍,今年花了2000多元采买的烤肉食材,到了2050年可能飙涨到5800元,肉蛋吐司一份可能要价250元。

▲绿色和平指肉蛋吐司在2050年的「未来价格」一份恐要价250元。(图/记者杨惠琪摄)

大享食育协会秘书长黄嘉琳也说,极端气候加剧影响产地收获和品质不稳定,导致学校营养午餐费用增加,不只台湾,包括日韩学校也都面临学校午餐食材成本飙高的挑战,如日本今夏的「令和米荒」事件,以及韩国因大白菜减产恐慌引发的「Kimchi通膨」预测,台湾应借镜日韩的例子,尽快对气候所导致的食物短缺和价格昂贵等问题提出对策。

绿色和平呼吁,由总统赖清德成立的气候变迁对策委员会,应将气候通膨列为下次会议的首要议程,相关部会应研拟短中长期策略,短期内由环境部及农业部共同建立「气候通膨补偿金」,弥补气候变迁对民众造成的经济损失,尤其是气候弱势族群如年长者、儿童、中低收入户等;中长期策略应由经济部与财政部主导,提出「净零投资法案」为民众或企业建置再生能源设备挹注资金,透过扩大民众与企业参与能源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