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官方粉专谈改路名 盼民众走在台湾街头不再感到困惑

柯文官方专谈路名。(图/翻摄柯文哲脸书)

记者蔡文铃台北报导

台北市长柯文哲20日建立新粉专「台湾阿北-柯文哲」,抛出北市路名正名议题结果民进党议员批评,该粉专也随即被下架。对此,柯文哲21日受访表示,改路名门槛修宪门槛差不多,因此才希望借由倡议方式,促进社会讨论,他也在粉专表示,希望有一天民众走在台湾街头,看着路名,不再感到困惑迷失。

柯文哲晚间于官方脸书粉发文表示,「路名,不只是路名」,一座城市的路名,建构了城市里生活的人的记忆与认同。任何路名的命名或更改,蕴藏了不同的文化意涵权力关系

柯文哲认为,明明生活在台湾,却有那么多取自中国省份、城市的路名,例如宁夏天津南京长安杭州等,在高举反攻大陆时代,这些路是很多人心灵寄托;但时至今日,却缺少与在地的连结,让年轻一辈仿佛被淹没在陌生的城市里。

不过,台北市过去也曾有改路名的例子,柯文哲提到,总统府前的「介寿路」改为「凯达格兰大道」;还有「塔悠路」,原本堤防外的泥土路,在基隆河截弯取直后取名抚远街,但因为跟旧抚远街同名,容易混淆,经过里民投票后改名成功,以纪念曾在当地生活的塔塔悠社,也是台北市第二条以台湾原住民命名的道路

然而,台北市议员许淑华表示,改路名本来就是市长职权,柯文哲并不需要创造话题改就对了;对此,柯文哲指出,其实道路改名困难度高,为了避免政府片面决定造成民众困扰,台北市道路命名作业程序,明确规定「改名需要该区五分之一的建筑物所有权人提案、超过四分之三以上的建筑物所有权人同意,才能报请市政府提市政会议,再送市议会」;整个过程旷日费时,因此才希望借由倡议的方式,促进社会讨论。

柯文哲强调,路名不只是路名,路名可以保留当地历史,让土地故事代代相传。让老一辈的记忆有了归宿,新一辈的年轻人有进一步了解土地的机会

柯文哲也说,路名不只是符号,也是深入了解土地的指针,而改路名可以以台湾为主,以民众为本,不过要不要改、如何改?都可以讨论,借由讨论让我们深入思考,如何让台湾更在地、更有主体性。他期待有一天,民众走在台湾街头,看着路名,不再感到困惑迷失。

其他人也看了这些...

► 直批「立院被中国包围」!柯文哲新粉专谈道路正名⋯4小时后默默下架► 幕后/「台湾阿北」上线4小时被下架 柯文哲团队大感错愕被突袭► 街道改名跟「修宪门槛」一样高 柯文哲:我心中蓝图

►振兴一下我们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