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竹篱笆的岁月

王如玄购买军宅」风波,在媒体上喧闹了1个多月,仍没完没了,攻守双方似乎都只顾着为选战加分,并未认真探究眷村」两个字背后的深意。我身为军人第二代,实有不能已于言者,愿借此一角吐露一点眷村人的心声,不要让历史的真相总被选战狂潮所淹没。

民国38年前后,随政府撤台的军队约百万人,初时家眷也跟着四处迁徙,其后在营区附近落户,乃形成「眷村」。至民国90年为止,全台共有800多座眷村,主要集中在台北桃园新竹台中高雄都会区户数不一,大者可容纳数万人以上。从族群融合角度观之,这批为数可观的新移民为台湾社会注入大量中原文化的色彩,增益其多元化发展的动力。

早期眷村住户清一色为军人和家属,他们念兹在兹,等着政府一声令下就要打回大陆,光复河山,却终其一生未能如愿。可叹的是,反攻军事计划早在1960年代即告废止,蒙在鼓里的眷村军民犹自沉浸在「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期待之中,直到冷战结束,两岸恢复往来之后才大梦初醒。许多少小离家的战士,退伍后已成「老兵」,无家无业,晚景凄凉,无奈地在这出时代悲剧里继续扮演着不起眼的角色。

眷村的物资匮乏,不论军阶高低,人人过着节约克难生活,更由于军人居无定所,与妻儿聚少离多,很难拥有一个安稳、圆满的家。记得小时候我的父母经常搬家,以致兄弟姊妹5人分别在4个不同的地点出生,即便如此,仍有将近20年时间我们过着「父亲不在家」的日子。幼年时住得最久的是左营眷村,因其位于海军军区之内,生活方式可说是半军事化的,连就读的中、小学也是部队所办,老师由退伍军人充任,普遍欠缺专业背景,就凭着一股干劲、满腔热情和「土法炼钢」的办法治校讲学,几十年来竟也培育出不少杰出人才。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还是忘不掉坐着军车上学时跟着大伙儿扯开喉咙高唱「反攻!反攻!反攻大陆去…」的激情画面。

莫忘眷村血泪篇章

近阅某报社论把眷村形容为台湾社会的「负担」,认定是国民党特别为安顿败退来台的军队而建置的房舍,实为违心之论。谁都知道,国军虽在中原内战失利,却在台湾保卫战获得辉煌成果,维持本岛60余年的安定与繁荣。其中,1949年海军舰队在长江突围成功,至关重要,得以稳住三军信心,其后的古宁头大捷、八二三炮战、九一八空战等等,我军也都浴血奋战,击退来犯敌军,有效遏阻中共「解放台湾」的企图。此后,两岸由热战、冷战而停战,国共从不共戴天、笑泯恩仇到和平发展,终于换来海峡难得的宁静。可是,台湾从安定繁荣中创造出的资源与财富在重新分配之后,足以让耕农变地主、贫民成富贾,而受惠最少的正是这批赤胆忠心、执干戈以卫社稷的三军将士

幸好眷村居民个个「忠党爱国」,且严守纪律,惯于服膺上级指令,从不愿为个人利益而有所「抗争」,乃成为执政党眼中的「乖乖牌」和选举时的「铁票部队」。如今,一甲子沧海桑田的变迁,把眷村文化送入了历史,而国民党8年执政期间,对眷村的疏离与漠视更造成铁票生锈,人心溃散。新世代住进改建过的水泥丛林一颗颗年轻跳跃的心,早已摆脱竹篱笆的迷思,体悟到必须及早融入现实社会,才能看见自己的未来。

对每一位曾经待过眷村的人而言,命运中的苦涩无须怨怼,动荡困顿的岁月也已随风而逝;唯一一个卑微的愿望,就是在那串风雨飘摇的日子里,国军将士和他们的家属为捍卫这片土地所写下的血泪篇章,不能被台湾人民所遗忘。(作者为中华文化推广协会理事长、前新闻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