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危機連環爆!環團籲政府加強推動循環包裝容器

绿色和平今(26)偕看守台湾协会、荒野保护协会及自然保育与环境资讯基金会,于立法院共同召开「台湾废弃物过量问题及循环包装容器产业推动公听会」。图/绿色和平提供

绿色和平、看守台湾协会、荒野保护协会、自然保育与环境资讯基金会今于立法院召开「台湾废弃物过量问题及循环包装容器产业推动公听会」,呼吁行政院应主责指导跨部会共拟「循环包装容器推动计划」并设置专门预算,加速循环包装容器成为台湾社会净零、减塑减废的关键解决方案。

绿色和平减塑专案主任张凯婷表示,政府推动垃圾减量20余年,但废弃物不减反增、甚至全台垃圾山为患。绿色和平日前调查发现,环境部废弃物处理预算分配长期呈现「重焚化、轻源头减量」,每年花费17.7亿鼓励地方兴建焚化炉、打包垃圾等,反观循环杯、禁限用一次性塑胶等源头减量工作每年却仅有0.8亿,两者相差达22倍,等同变相鼓励民众从源头无尽制造垃圾、维持焚化炉运转。

绿色和平减塑专案主任徐圣惠提到,绿色和平去年发布的「东亚地区循环杯系统与一次性杯系统之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比较」报告,台湾每年消耗40亿个饮料杯,若全数替换成循环杯,可减少碳排放5万8785公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台湾街道一整年少了超过24万辆机车,并省下超过84.5万立方公尺的水。经济成本方面,若政府扮演积极角色优化循环杯系统的发展,循环杯有潜力能比一次性杯系统更便宜,估算可进一步替台湾省下约1.6亿的废弃物处理成本。

荒野保护协会议题专员黄嘉莹呼吁,应在风景区、森林游乐区、国家公园等人潮密集的开放空间强制使用循环容器系统,相关调查也指出偏乡民众处理垃圾不易,也应增加更多循环包装产品,供民众选择使用。看守台湾协会秘书长谢和霖则认为,循环容器应由商家密集场域开始,容器清洗服务所需用地也应跨部会盘点空间。

自然保育与环境资讯基金会专案经理曾子郡主张,应比照气候变迁因应法的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将废弃物总量管制目标纳入「资源促进法」法条中,透过明确的量化目标,带动各部门转型。

全台唯一生产玻璃瓶装水的华生水资源生技董事长胡端圆指出,全球塑胶回收率仅9%,显示塑胶回收速度远远不及生产,唯有「重复使用」才是垃圾减量之根本,同时建议政府提供补助给协助循环容器服务的正逆物流厂商,鼓励更多业者进入重复使用产业。

循环餐盒服务商Loopick循拾执行长蔡萁聿则说,近年随着封闭式场域开始导入循环杯,建议政府应提供如:电影院、球场业者相关资源与做法,协助导入循环容器,并规范政府经营或管理的场馆与展会禁用一次性用品。

民众党立委陈昭姿称,政府耗尽20年计划整并「废弃物清理法」和「资源回收再利用法」二法,但进度至今仍原地踏步,呼吁政府应建立更具强制性的资源循环对策;民进党立委林月琴也呼吁政府加紧提出「资源循环促进法」草案,国民党立委陈菁徽也呼吁应制定出循环包装容器产业发展推动计划,并配置跨年期的专案预算。

环境部资源循环署长赖莹莹也于会中承诺,源头减量经费将逐年增加,未来会积极加强法规及跨部会合作,并协助建置相关商业模式、补贴循环产业者及应用科技协助重复使用产业发展。对于循环容器需要跨部会合作,行政院国发会经济发展处长邱秋莹则表示,会尽力协助相关跨部会协调促进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