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被嫌难相处!太早退休没事做...她曝「老年5行为」儿女更疏离

▲有一天老去,要怎么当个「不讨厌的老人」?(示意图/123RF)

文/洪雪珍

有一个星期六早上上线英文课老师循例大家今天有什么计划,一名学员说她要陪婆婆出去走走,老师便问她和婆婆相处的情况,她停顿一下,带着些许尴尬的笑意说:

「你知道的,老人就是爱抱怨!任何大小事都可以拿来抱怨,我就是要学会包容。」

这点,我也很有感。这使得我常在想一个问题,假使有一天我们老了,要当个什么样的老人?我认为,至少要做到不让人讨厌,最起码是......。1. 爱漂亮2. 爱干净3. 爱运动4. 爱外出5. 爱学习6. 爱说笑

我不是工作狂,时不时也想发懒,不想工作,但是我真心觉得老人之所以开始不爱漂亮﹑不爱干净﹑不爱动一动﹑懒得外出,甚至自认为老了而无法学习,其中一个原因是不再工作。

像现在日本逾65岁以上的老人有1/3继续工作﹑韩国则更高达44%,都是好事,可以减缓长夀化带来的社会冲击;相反的,台湾只有8%老人在工作,相差数倍,足见我们并未完全准备迎接超高龄社会。

▲有许多人提前退休,少了工作、当全职照顾者,却不适应。(图/unsplash)

有一次搭乘捷运,一名50多岁的女性跟我打招呼,表示听过我的课,称赞我的内容非常精彩。接着她谈到前不久提早退出职场家人认定她有时间,于是要她全职照顾父母,她不是不想孝顺,却说不出哪里怪怪的,问我该怎么办?这涉及到家务事,我不便多说,不过针对她本人,我倒是给了建议

「妳还是要有些工作,部分工时都好,以跟社会保持连结,才不会很快老!」

如果不做点工作,整天宅在家,跟老人家大眼瞪小眼,不加速老化才怪!再加上她这个年纪的人平均活到九十多或一百岁,这一老就要老四十年或五十年,光是想像就不寒而栗!依照统计,不管做的工作是全职或兼职,有工作的人比较健康有活力,夀命也比较长,可见得工作是一个预防老化的方法

你想想看,有工作就必须出门,一定会注重外表,也会去学习,而且有其他重心,不致心里只有家庭亲人,自然减少对家人的唠叨与抱怨爱抱怨。谁不喜欢自己的爸妈妈是每天有事忙﹑可以聊新鲜话题﹑穿得好看时尚﹑说起话来幽默风趣?就算是爸妈到了八九十岁,子女也都是这么盼望的,不是吗?

台湾做过调查,发现86%的人不想复制父母的老年生活,他们指出这些父母最大的问题出在于以下五点:1.没有兴趣嗜好2.病痛不断3.过度依赖家人4.不太出门5.整天没事做

▲老年能够有健康与外表、有朋友可来往,多出门走走促进身心健康。(图/pixabay)

正好最近有出版社邀请我推荐新书作者投资理财专家,写书的主题是告诉大家如何投资理财,早早退休不工作。我嘿嘿笑了两声,淘气地说,这跟我理念不合喔!我鼓励大家不要退休,多多少少都做点工作,能够赚点零用金固然好,重要的是防止老化,维持健康有活力,并且不要变成令人讨厌的老人。

老了还能够工作,不是老歹命,而是表示脑子可以使﹑身体够敏捷﹑反应算灵活,这都是价值啊!反而要庆幸自己能够工作,而别人还愿意雇用自己。借着工作,我们必须更加注重一言一行,在意大家对我们的观感间接地就会变得开朗活泼﹑爱交朋友﹑会说笑话,让大家喜欢我们,跟社会有良好的连结。

这么一来,我们不就有老了之后的「三宝」吗?像是...1.有零用钱可赚2.有健康与外表3.有朋友可来往

所以我在写文章演讲时,不断地鼓励大家正视这一代的新课题,却是父母那一代所忽略的,就是如何延长工作夀命,活到老做到老,最终能够独立老到迎接满天的晚霞余晖,不成为别人的负担,反而是拥有别人期待的可用价值。当我们被社会需要时,便会更自尊与自重,大家自然会对老人家的印象改观啰!

人就算老了,也是需要自我修养,而维持继续工作是一个好方法。

本文摘自「洪雪珍fb粉专」,现有最新著作失业教我们的事:想吃鸡腿,就别勉强啃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