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脚麻恐是下肢动脉阻塞了!严重恐截肢

老是脚麻恐是下肢动脉阻塞了!严重恐截肢。(示意图/Shutterstock)

下肢周边动脉阻塞性疾病大多与年纪、老化有关,尤其年纪超过65岁,下肢周边动脉阻塞的发生率就会上升;另外一些容易影响血管健康的问题,例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抽烟等,也都会增加下肢周边动脉阻塞的风险。

成大医院心脏内科李政翰医师指出,下肢周边动脉阻塞患者的动脉血管会逐渐变得狭窄,使血液循环变差,能够通过的血流量越来越少。狭窄的动脉可能出现急性栓塞,导致血流完全中断,下肢组织便会陷入极度缺氧的紧急状态,倘若没有及时打通血管,大量组织可能在几个小时内坏死,严重程度可能导致截肢!

(图/照护线上提供)

李政翰医师说,「下肢周边动脉阻塞初期没有明显症状,因为大多数人的活动量没有很大,如果只有日常生活的走动,即使血液循环较差,也还足以应付。但是对于活动量大的患者,譬如跑步、爬山,可能就会感到下肢比较容易酸、痛、或麻。」

随着周边动脉阻塞恶化,下肢的血流量越来越少,使患者容易感到脚麻、下肢冰冷,皮肤可能有脱毛的现象。当血流量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时,患者将出现「间歇性跛行」,也就是走一段路之后下肢会酸、会痛,必须停下来休息,症状才能够缓解,可是只要继续走路,症状又会出现。

李政翰医师说,动脉阻塞更严重的话,患者连坐着、躺着休息时,都会感到下肢酸痛,严重影响生活品质。由于血液循环太差,组织无法修复,患者下肢会出现难以愈合的慢性伤口,容易遭到感染,甚至末梢的趾头会发绀、坏死。

「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周边动脉阻塞的状况往往已经相当严重了。」李政翰医师说,「所以我们会建议一些具有危险因子的患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抽烟、家族史等,应定期接受筛检,以便早期发现下肢周边动脉阻塞的问题,才能积极治疗。」

(图/照护线上提供)

●积极介入治疗 畅通血管、恢复血流

李政翰医师解释,在药物治疗方面会针对血压、血糖、血脂这三高去控制,必要时可以使用一些抗血小板的药物,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若是患者已出现间歇性跛行、慢性伤口等状况,建议要积极介入治疗。李政翰医师说明,目前的主流是经由导管去做血管摄影,确定动脉阻塞的部位后,利用气球导管扩张,必要时会放置支架,维持动脉血管畅通。

在动脉内壁造成阻塞的大多是胆固醇斑块,胆固醇斑块有的软、有的硬,使用气球导管扩张能够压扁较软的斑块,至于一些比较硬的胆固醇斑块,可考虑使用斑块旋切装置将钙化的胆固醇斑块刮除,以打通血管。

因为在接受治疗后,周边动脉可能会随着时间又渐渐阻塞,李政翰医师表示,为了降低周边动脉再次阻塞的机会,有些球囊导管的表面会涂上药物,在涂药球囊扩张的当下,这些药物会进入病变的血管壁中。根据临床研究,在下肢周边动脉阻塞患者使用涂药球囊,跟没有使用涂药球囊的患者相比较,日后需要再次介入治疗处理的机会能够下降。

假使患者周边动脉阻塞的部位、或阻塞的严重度,评估起来不太适合使用导管介入治疗时,就会建议开刀做动脉绕道手术。

(图/照护线上提供)

●下肢周边动脉阻塞保养重点

李政翰医师提醒,周边动脉阻塞患者请务必要把烟戒掉,并且按时服药,将血压、血脂、血糖控制达标,这样不只能够延缓周边动脉阻塞恶化,也能减少中风、心脏病的风险。

在运动方面,没有症状的患者建议要维持每周3到4次,每次超过30分钟的运动,运动强度可以跟一般人相同。至于已经出现较严重症状的患者,虽然在走路或运动过程中,可能出现酸痛、间歇性跛行,还是鼓励维持规律运动,因为有持续运动的刺激,有利于侧枝循环的形成,对患者较有帮助。如果您是属于周边动脉阻塞的高危险群,建议接受筛检,才能即早发现,即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