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重建、提高社會宅必比例...專家:改善居住適應問題才是良方!

银发族最常见的都更与居住问题仍然百废待兴。 图/联合报

面对即将到来的选举,三位台北市长候选人陆续针对青年与都更提出各自见解;而银发族最常见的都更与居住问题仍然百废待兴;可以看得出陈时中、蒋万安两位以增加社会住宅、都市更新能量为主,黄珊珊则走务实路线,可行性也相对较高,不过可惜三位在都更部分的软体建设尚有不足。

陈时中与蒋万安都支持扩大社会住宅量能,供给5万至5万7000户,陈时中祭出「3大关怀」,包括主动调查蜗居家户,改善居住条件;市府介入协助租屋困难者,陪同看屋安顿;以及专案辅导、补助老旧公寓增设电梯。针对都更,他扩大现有台北市住都中心编制,设立都更「特战队」,由市长、副市长指挥。

将万安强调公办都更「早进场、扩量能、增弹性」等策略,主张政府及早介入,并增加预算补充都更人力,以及针对有公安疑虑者,专案检讨基准容积率,提升民众参与意愿。

黄珊珊提出政策着重在解决「囚老困境」,「行善住宅」透过旅馆转型转租长者,释出长者手中的老宅租给青年,未来将推居住正义3.0,研议EOD大规模居住开发,不是单纯盖社宅,而是区域城市再生。

住商不动产企研室资深经理徐佳馨曾直言,考虑「长辈们面对都更之后的适应问题」,当下的都更已经有危老政策稍解燃眉之急,「改善硬体」将不是最急迫的房市政策,软体带给城市、居住者的心态与利益问题才是长远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