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3部落2世代交流合作 台东卑南遗址公园传统家屋修缮落成
▲传统家屋修缮是3个部落2个世代的交流合作的成果。(图/台东县政府提供,下同)
史前馆卑南遗址公园卑南族传统家屋历经5个多月的整修作业,在跨部落的合作努力下终于完工,6月13日办理卑南族传统家屋整修完工庆贺及落成启用仪式。由卑南族下宾朗、普悠玛与利嘉三个部落耆老与本馆王长华馆长一同为重建完成的家屋举行完工庆贺典礼,部落耆老将吟唱家屋落成古谣maresa'ur,祝福家屋落成一切顺利。
史前馆王长华馆长表示,史前馆非常荣幸与部落一起合作,让族人接纳我们成为部落的一份子。这10几年来,我们努力的让这块土地上的记忆重现,不单单是史前文化而已,更包含了原住民传统生活的体现、自然植物与传统建筑的重现。在卑南族传统家屋、少年会所这些实体展示之外,我们更透过祭仪活动(除草团、小米耕作、大猎祭、年祭…等),让卑南遗址公园融入了部落社群,也透过卑南山下音乐会、工艺驻村交流、产业合作行销等方式,让这片园区与部落有了更进一步的生活连结。史前馆会持续努力让这块土地从史前到现在的生活痕迹,以更多元的方式呈现。
保存传统语言、技艺、歌谣是一场与时间的竞赛。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卑南遗址公园在11年前,以在地植物文化及园区林材为基础,与卑南族pinaski部落(下宾朗部落)耆老以传统的建材及造屋工艺技术,建造了卑南族传统家屋。岁月更迭下的自然建材已逐渐毁坏,在需要大幅修缮之际却也同时面临耆老逐渐凋零、技艺如何保存传承的课题。
▲由卑南族下宾朗、普悠玛与利嘉三个部落耆老与王长华馆长一同为重建的家屋举行完工庆贺典礼。
11年后的卑南族传统家屋修缮,是3个部落2个世代的交流合作,过程中邀请了普悠玛部落祭司团协助家屋修缮仪式、下宾朗部落耆老现场指导传统建筑的工艺技术、并由利嘉部落工班执行修缮工作。自108年12月底开始进行历经5个多月的努力,史前馆除了与部落合力以此空间作为文化传承培力的互动场域,史并与文史团队协力将家屋的修复、材料采集制作、各阶段祭仪过程作了系统化的整理记录,希冀透过这次的修复,将家屋脉络文化中所累积的自然智慧、以及建立家屋的过程所隐含的信念保存延续。
就「家」的角度来看家屋兴修这件事,并非只是木材、竹子、黄藤、及茅草等素材的组合,尤其是历经岁月更迭,既有家屋在屋况评估下仅有主梁保存尚称完好,因而必须进行大范围的修整建;因此卸屋、选址、取材处理、整地搭建的过程,就宛如时光倒带般地将过去解构并重组。在这样的过程中,也充分地展现出族人对土地与自然生态的高度认识,并运用丰富的生态智慧与精细的工艺技术,发展出独特的卑南族建筑文化。
这座名为sapa'的家屋,是在2009年2月完工当时,由造屋总工程师耆老王天木先生所命名,sapa'是林投(植物)的意思,同时也意涵了这家屋能像有刺植物般捍卫守护着家庭。而家屋周边的祖灵屋及小米灵屋,则让独立的家,经由部落团体(除草、小米耕作)、以及传统祭仪的进行,以祖灵信仰完整丰厚了家、也紧密的融合了亲族团体。
史前馆非常欢迎机关团体预约导览卑南族传统家屋,同时也将在暑假8月间结合园区内另一栋即将修复完成之史前家屋,推出「好家在卑南.假日赏屋团」 限定户外导览,一同学习卑南族植物文化、及史前与传统建筑工艺的智慧。
►偷偷分享少女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