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批收出養環節不佳 促建溝通機制

台北市男童剀剀遭虐受害案件,凸显台湾收出养制度问题,国民党立委徐巧芯昨天表示,卫福部对于八家出养机构最后一次评鉴是在民国一○七年,儿福联盟能提供出养服务,是来自卫福部核发的许可,卫福部身为儿福联盟的主管机关,必须负起责任。

民进党多位立委昨天也质疑收出养环节不佳,要求卫福部建立沟通机制、安置资源扩充,完善监督收出养组织运作制度。

徐巧芯质询提问,出养机构评鉴不是每三年一次吗?为什么最后一次评鉴是在民国一○七年?若能按照时间评鉴,是否可以避免这样的状况?卫福部长薛瑞元答称「疫情缘故」;她追问,评鉴需要多久时间完成,薛表示,八家出养机构评鉴需六个月时间。

徐巧芯质疑,从现在回推六个月,试问哪来的疫情?若疫情结束后立即启动,按规定三年做一次评鉴,早在事件发生之前就做出评鉴,如有缺失,以已找到问题;如此看来,责任大部分在卫福部,不要总把问题推给地方,中央应制定整体政策,让地方执行时有所依循。

徐巧芯表示,新北市委托儿福联盟出养的十二次访视、台北市社会局针对保母每年最多四次访视,每年最多会有十六次访视,但十二次跟四次之间彼此不互通。儿福联盟曾访视过一次被拒绝,后来台北市社会局访视时,被以疫情为由延期,若双方能在卫福部框架之下互通,相信可以提早发现异状,避免悲剧发生。

民进党立委沈伯洋昨以自身经验分享表示,廿四小时全日托保母和机构中廿四小时的保母所需能力不同,受安置的孩童有可能出身高风险家庭、会有较多的分离焦虑,照顾保母需要有更多相应能力,机构对于一般社会局核发证照的保母,应采更高的标准,建议在契约中要求保母撰写孩子生活日常,增加照顾细致度,并汰除不适任的保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