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正能量:王钦》蔡总统能为两岸做什么
在一年一度的新年谈话中,蔡英文完整复述了双十讲话的两岸政策论述,重申「只要北京当局有心化解对立,改善两岸关系,在符合对等尊严的原则下」,他们「愿意共同促成有意义的对话」,不出意外的是,舆论也再次将之解读为蔡政府向大陆释放善意。
只是去年的双十谈话中,蔡英文谈的更多一些,还说「现阶段两岸当务之急,是本于相互尊重、善意理解的态度,共同讨论和平相处之道、共存之方」,言谈间起码还将两岸复谈视为两岸双方共同的责任,但这次的说法,似乎连双方的共同责任都懒得再提,而是直接推给大陆。
每当看到这样的论述,总是容易让人想起当年甘迺迪总统的名言,那就是「不要问你们的国家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你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实际上,这句话的后面更有普世价值,那就是「不要问美国愿为你们做些什么,而应问我们在一起能为人类的自由做些什么」,后面这句话同样可以送给蔡总统。当她在指责大陆挑衅、炫耀国际支持的时候,她又可曾想过自己为两岸关系的改善做过什么?
要求别人做什么很容易,反正只要出一张嘴就可以,别人不做就是别人的错,难的是自己能够做什么。现在的当务之急,其实并不是呼吁两岸释放什么善意、采取什么措施,因为对方的事,自己根本无从决定,真正能操之在己的,其实只有自己能做什么。
显然,这也是蔡政府和民进党目前为止不敢面对也不想面对的事,而这种所作所为,看在大陆眼里,自然也就是视为毫无诚意的表现,因此就更不可能给予正面回应。所以,大陆在第一时间就作出强硬回击,直接挑明「讲话再次暴露民进党当局谋独本性」,并「奉劝民进党当局不要再玩弄这种欺世惑众的把戏」。
多年以来,民进党的两岸谋士们在回归民共互动时的时候,常常会说从李登辉时代、陈水扁时代再到蔡英文时代,台湾方面都曾释放过各种善意,而大陆总是错过善意,然后想要后悔的时候却又发现时移势易。也有人从两岸谈判策略的角度说,其实台湾方面都曾做过让步,只是大陆「贪得无厌」,看到让步就会想要更多,结果就是台湾退无可退,两岸再度陷入僵局,重新回到原点。
这当然是一面之词。大陆何尝没有做过让步?而大陆又何尝不需要面对来自内部和外部方方面面的压力?如果将视野拉长到70多年的整个两岸互动史,就会发现,大陆的主张已经从解放台湾的立场大为缓和,改为主张和平统一,而现在的重点更是聚焦在和平发展。再看看台湾一方,原本不是问题的两岸一中,如今竟然成了需要讨论的话题,民进党更是直接采取拒绝态度。当台湾走向完全相反的方向时,很难让人理解,如果两岸坐下来谈,到底要谈什么?
对蔡政府来说,真正的议题就是要不要接受两岸一中,接受的话,就在此基础上思考要怎样推进这一进程;不接受的话,就思考要承受怎样的代价,以及要准备如何承受这种代价。舍此之外,都是假议题,大陆自然也不会上当,而观察蔡政府的所作所为,显然已经以实际行动选择了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