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之间,台湾的文化杠杆在哪?

(图/中新社)

台湾高科技的成就在这一波AI浪潮中醒目跳出,从单一的护国神山到如今的护国群山,许多人雀跃,以为当台湾在全球高科技的供应链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时,两岸之间将更高枕无忧,独派人士以此而行为愈加猖狂,几乎是必然的事实。

然而,两岸之间牵涉的,远非科技一事所能涵盖,这里有民族情感,有历史情结,有地缘政治,有经济竞合,地理人口又大小悬殊,彼此间若只存在着对抗关系,其可能的危机,断非一经济或地缘的态势所能决定。

真说,要让两岸不走向极端,离开彼此的互谅互信必不为功,而由于分隔日久,制度有异,了解并不随着海峡的通航有其根本的改变,甚且就因浮光掠影的印象,还加深了原先的成见。这成见的破除,才是两岸不致走向极端的关键。

破除成见,有赖于文化的了解。文化是族群长期形构出的行为特质,这特质从抽象的价值观到具体的物质建设,在此,大陆有大陆的历史轨迹,台湾有台湾的发展特质,了解彼此的来龙去脉就容易产生同理心。

这样的历史轨迹与发展特质并不一定须长期接触对方才能领略,优秀的文艺作品就沉淀着这些东西,才能唤起共鸣与反思。

这样的作品台湾并不缺,在前期的两岸交流中尤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大陆现在40、50岁以上的城市人口鲜有不受其影响的。在这里,有严肃文化,有普罗作品。作家如朱家三姊妹、张晓风、张大春,表演艺术如云门、优人神鼓、国光剧团与王安祈的「文学京剧」等,大陆专业领域都津津乐道。《潇洒走一回》固成为许多人的青春记忆,对国府来台的种种更就从《宝岛一村》而得,杨渡台湾史的写作成为相关人士理解台湾的重要资粮,本土性的《人间条件》一样得到许多共鸣,更不用说如黄永松、齐邦媛这样的人文典型。只要一提及这些,你与大陆朋友间的距离常就瞬间拉近。

然而,遗憾的是,这些作品多数都产生在台湾官方作为还未「去中国化」之前。那时,中国的种种固都可以成为台湾文化人作品的内容与养分,历史进程的不同对大陆人还成为一种新鲜而亲切的存在。而这些年,台湾的文化影响力在大陆愈来愈弱,就是在此退却的结果。

文化是促进理解的。台湾当然有大陆没有的部分,但尽在这部分作特质性的强调,并以之切割两岸,美其名为文化主体的建立,事实上更可能是敝帚自珍。两岸原共享着丰厚的古典文化,自此出发,不仅能将歧见化为欣赏,台湾的存在意义也更能彰显。

正如此,有一年我在大陆某知名大学的哲学院作演讲时,院长提到当年台湾文化建设的口号「经营大台湾,建立新中原」犹自兴奋不已,对于台湾舍此而不由,则扼腕兴叹。

台湾能让这样的识者或兴奋或扼腕,正因台湾虽小,在文化上犹能「以小成大」,而这则缘于它传统的未曾中断,它中西的有机汇通,在心理上既自居中原,文化诠释上乃「以经解经」,应对当代又能「以今释古」,其成果既中国又本土,既传统又现代,既有文化的观照又不离人性的透析,因此能深深触动于拥有同一文化母体的大陆朋友。

以小成大,正是台湾在文化上不须自我菲薄的地方,这无形力量发挥的杠杆作用,才是台湾在两岸间更恒常的保障。

可惜的是,这十几年来,台湾能为大陆朋友参照的文化成果已愈来愈少。以此,盘点两岸之间台湾的文化杠杆在哪,原该成为有司在文化作为上的当务之急,但征诸现实,这恐怕还是一种奢望。(作者为文化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