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中华文化 哪来两岸关系
相较于国内沸沸扬扬的「中华文化总会」改组争议,以及绿营某些政客汲汲营营于「去中国化」为蔡英文添乱,宛如1960年代大陆的文革作为,中国大陆却上自领导人习近平,下至地方各级政府、文教机构、对台部门,莫不高举复兴中华文化的大旗,而且剑及履及,不论是「中国梦」或一带一路、两岸交流,都展现充分的文化自信。
虽然文化总会历经几次更名,但不论组织、人事如何变革,其官民相辅及民间团体的属性并未更迭,其政治的功能与文化的高度当然不同于数以万计的文化社团,援例由蔡总统兼任会长亦理所当然。
不可否认,民进党阵营中确不乏有对中华文化怀抱偏见者,这种将中华文化与中共政权混为一谈,其实正是「去中国化」或夸饰「文化台独」的迷思所在,甚至以为删减国文课本的古诗词、文言文就可「去中国化」,还有立委将扯铃胡扯为「中国文化」而欲去之而后快,种种为蔡英文添乱、惹人笑柄的作为,其实只是凸显其对中华文化的无知而已。而在蔡英文欲接任文总会长之际,类似的杂音亦纷沓而至,借此指责她向大中国靠拢的也不乏其人。
中共建政才短短66年,而中华文化已有数千年历史,儒家思想亦曾被各方推崇为「亚洲价值」。大陆历经1960年代的文革灾难十余年,改革开放后,包括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共领导人均不吝肯定台湾保存中华文化的成果。现今大陆由习近平高举复兴中华文化的大旗,并以「文化自信」作为「中国梦」的动力,但这也不代表中共即等同中华文化,中国也不等同中共,中华文化并非是哪个国家或政党的专利,而是人类文明共同的遗产,民进党某些人士又怎能因大陆大力宏扬中华文化,就肤浅的「去中国化」?
中华文化之能上善若水、源远流长,实在于有容乃大、柔软善巧的王道精神,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又有何不可?坦白说,在两岸关系严峻的此时,蔡英文接任文总会长,虽未必能使两岸关系解冻,但事在人为,她如能以复兴发扬中华文化自许,善用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优势与经验,知人善任并用心开展两岸文化交流,厘清外界对「去中国化」与「文化台独」的疑虑,而非落人口实地将文总再更名为「台湾文化总会」,相信必可为两岸关系开启另一扇机会之窗。(作者为作家、文化总会前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