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凝视-找到替罪羊,找不到真相
台北市长柯文哲(左)28日陪同父母及妻子,以受难者家属身分参观二二八纪念馆。当柯文哲父亲柯承发(中)看到其父亲柯世元名字时激动落泪。 (台北市摄影记者联谊会提供)
可能由于距离执政之路愈来愈近,民进党的政治语言似乎又要成为社会的「显学」,加上柯文哲在纪念会中流泪,更增加二二八的悲情。然而,柯文哲所谈,其祖父因二二八而牺牲的故事,却也引起争议。毕竟他的祖父过世于1954年,若是为了二二八而牺牲,未免也太遥远。
这就涉及到台湾民间对二二八的认知。
二二八事变后,国府也了解镇压过了头,民怨积压太重,为了缓和紧张关系,且为了内战的需要,很快调走二十一师,在大陆招募比较年轻、文化素质较高的青年军来台,试图改善关系。但政府仍在台湾展开「清乡运动」到处搜捕。参与反抗的各地领袖,有不少人被逮捕枪决,其余参与者则遭到通缉。
然而,历经如此重大的镇压屠杀,参与者又是如此之众,就算国民政府清乡,也不可能逮捕净尽,沸腾的民怨岂能一时平息?更多的幸存者岂能恍若无事?
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反抗暴政,打倒国民政府。当人们的目光转而凝视中国的现实,一场内战的风暴也正在中国展开。整个台湾反抗运动,于是走向下一个阶段。台湾民众认知到有「两个祖国」,一个是国民党的「白色祖国」,一个是共产党的「红色祖国」。台湾自日据时期即有农民组合、文化协会、台共等左翼社会运动组织,虽然有一些领导者流亡大陆,但台湾的社会基础仍在,在反抗暴政的前提下,台湾的反抗运动与大陆合流,成为国共内战的一环。像农民组合领袖简吉,就担任中共地下党的山地委员会负责人。
二二八的结果,是让反抗运动彻底走入地下,并与国共内战合流。
到了1949年底,国民政府从大陆溃败迁台,为了保住台湾,蒋介石展开新一轮的清乡,大量逮捕所谓「匪谍」嫌疑者。在「宁可错杀一百,不可放过一人」的原则下,所有与地下党有往来的人,不管知情与否,一律牵连逮捕。
举凡青年读书会、被密告思想有问题的人、嫌疑人连络过的亲戚朋友等,都被逮捕入狱,株连之广,手段之残忍,让整个社会陷入恐怖。有些青年只是阅读30年代鲁迅、沈从文小说,被密告,即被判感化3年,期满再加3年,坐了6年的牢,连一个罪名都没有。
当时「白色恐怖」这名词还未出现,人们无以名之,更且这些被逮捕者大多与二二八有牵连,从民间角度看,这整个历史是延续的,民间于是以「二二八事件」为这一段历史命名。这便是为什么二二八事件的受害者被形容为数万人的原因。因为和白色恐怖时期的受难者相加,确实超过数万人。
1950年代后,戒严体制镇压了所有异议的声音,二二八成为一个禁忌的名词,不许民间或任何媒体加以讨论。要直到1980年代,台湾开始解严前的社会运动,二二八才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1950年代的政治犯故事,也因为报导始为世人所知,并且以「白色恐怖时期」命名,以与二二八事件有所区隔。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柯P会认为他的祖父与二二八有关。毕竟在此之前,二二八是一个包含清乡运动在内的政治镇压的总体代名词。
事实上,不少人认为这一段历史真相并未被真正还原,「转型正义」未做到,主要还不是二二八事件,而是白色恐怖时期的政治案件太多,它与中共地下党在台湾的活动有关,更与国共的内战历史有关。在国共间的地下斗争真相未明之前,将它全部归为冤案,是国民党对台湾人的迫害,不少政治犯一定会很愤怒。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个革命者为了左翼理想而做的牺牲奉献,不需要「平反」。但也确实有许多冤错假案,让家属终生难平,需要被彻底平反。但真相仍有待历史的厘清。
把历史归诸于一个蒋介石的罪恶,以为打倒铜像就报了仇,其实只是一种寻找「替罪羊」的便宜心态。它不会让我们从历史中学习到更多的经验教训,也学不到更多的智慧,而只是让人变得单向、昏愚而已。如此就真是太对不起先人血泪的付出了。(作者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