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思潮》蒋介石的「另一种凝视」(杨渡)

中正纪念堂。(本报资料照片)

1949年蒋介石撤退到台湾之后,仍对胡适敬重有加,胡适支持《自由中国》,推动自由主义思想,提倡独立思考。1952年,他劝蒋介石要遵行宪政,实施民主,放弃独裁;12月13日蒋介石日记记载:

「十时胡适之来谈,先谈台湾政治与议会感想,彼对民主自由高调,又言我国必须与民主国家制度一致,方能并肩作战,感情融洽,以国家生命全在于自由阵线之中。余特斥之,彼不想第二次大战民主阵线胜利,而我在民主阵线中牺牲最大,但最后仍要被卖亡国也。此等书生之思想言行,安得不为共匪所侮辱残杀。彼之今日犹得在台高唱无意识之自由,不自知其最难得之幸运而忘其所以然也。同进午膳后别去。」

日记中尚有一种气乎乎的余怒,不知那一餐午饭胡适吃得什么滋味。

1958年4月10日早上九点,胡适在台北南港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长。此时作为正副元首的蒋介石和陈诚竟然都来了。冠盖云集的场面里,胡适先请蒋介石致词。

蒋介石致了祝贺之意以外,特别说:目前所有目标在反共复国,希望今后学术研究配合此一目标,而大陆正在「破坏我国固有之传统历史与文化」,中共批判「胡适先生之思想及其个人之德性」,更是「摧毁我国伦常道德之一例」。所以蒋介石希望「教育界、文化界与学术界人士,一致负起恢复并发扬我国固有文化与道德之责任」。

这确实是蒋介石的基本思想。但胡适是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忽然要负起「恢复固有文化与道德」的使命,未免有些唐突。

胡适说话了:「我们的任务,还不是讲公德私德,所谓忠信孝悌礼义廉耻,这不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所有一切高等文化,一切宗教,一切伦理学说,都是人类共同有的。总统对我个人有偏私,对于自己的文化也有偏心,所以在他领导反共复国的任务上,他说话的分量不免过重了一点。我们要体谅他,这是他的热情使然。我个人认为,我们学术界和中央研究院挑起反共复国的任务,我们做的工作还是在学术上,我们要提倡学术。」

这等于是公开否定了蒋介石的说法,当场给他难堪。以致于四天后蒋介石宴请中研院评议会和院士,胡适、梅贻琦等学者在主座,梅贻琦为了打圆场,还特别感谢蒋介石爱惜学者,派飞机到北平接出许多学者。据蒋介石日记记载,胡适聆言「并无表情」。他在此日记中批评胡适「狭小妒嫉一至于此,今日甚觉其疑忌之态可虑」。自此,蒋介石未曾再去过中研院。

《自由中国》雷震案发生后,胡适特别去拜访蒋介石,为雷震求情。蒋介石不为所动,这让胡适非常伤心,一心愧疚。但胡适依旧当劝谏的乌鸦,一生不变。而蒋介石也很妙,他只敢在日记里骂,可台面上仍是敬重有加。胡适生日,他一定和宋美龄请吃饭,饭后再一起喝着咖啡聊天。他还特别在中研院为胡适建了最新式的马桶卫浴(特别从美国进口的),好适应他的美式生活习惯。

「蒋介石真是微妙啊。竟然这样敬重胡适!即使他爱恨交织。」

几年前大陆学者资中筠教授来台访问,年近90岁的她洞明世事,思路更为深刻清晰,胸怀悲悯。我谈起了这段历史,笑说蒋的性格矛盾。然而她说:「这是性格,但也反映了不同的价值。这是蒋介石特别的地方,他知道在权力之上,还有一个更高的价值。那是知识价值,会做最后的裁判,所以他知道敬重。但对革命家像毛泽东来说,他用革命打倒了一切,自己创造了价值,他相信权力是一切,就不再相信有更高的价值了。因此他不会敬重知识分子。所以反右、文化大革命才会发生。关键是蒋介石知道,在权力之上,还有一种更高的价值。」

资中筠先生的说法,让我深深信服,也让我对蒋介石有了「另一种凝视」。是的,不仅是蒋、毛,对任何一个时代的执政者,都应该知道,在权力之上,还有更高的价值。那是最后的裁判。(作者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