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沙恐堵塞水沟 4万个流浪沙包成环境杀手
▲不用的沙包堆叠在家门口,造成环境脏乱。(图/记者卢姮倩摄)
去年水灾多,台北市总共发放4万多个沙包,这些大量沙包后来被随意弃置在街头、公园、山坡,其中以文山区最严重,俨然成了「沙包巷」,有议员指出,若破损的沙包遭到大雨冲刷,恐堵塞水沟酿成更严重的淹水灾害,痛批「回收根本是做假的!」,要求相关单位负责。
台北市议员童仲彦、张茂楠25日召开记者会指出,去年台北市因612和616水灾,市民领取了约4万多个沙包,然而经过10个月,这些沙包全都没有回收,而根据民政局官网的「便民服务」专区中,列出的索取地点和方式走访,12个行政区居然没一个人知道如何回收沙包。
童仲彦也播放影片指出,文山区兴德路一处巷弄,几乎家家门前都有沙包堆,仿佛成为「沙包巷」,当地居民也无奈表示,等民政局回收,等了快一年还是没来收,只能靠自己叠好,联络市府也没有用。
▲童仲彦从现场找来的沙包,上头写着大大的「新工」红字。(图/记者卢姮倩摄)
根据废弃物清理法规定,弃置沙包的行为已明显违法,可处1200元至6000元罚款,童仲彦表示,要罚就要罚民政局和新工处,张茂楠也说,若罚民众,根本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对此,民政局回应,10个月以来其实已陆续回收约一万个沙包,民众若有不需要的沙包,可送回各区公所或工务局新工处养护工程队各辖区分队,或是由里长指定收集地点,在通知相关人员前往回收,北市居民也可通报1999,到时将会派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