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航太超级2020 火箭发射拚40次
2018年珠海航展,航天科技集团展示的空间站核心舱。(新华社)
2019年11月14日,大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器悬停避障试验,在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综合试验场圆满完成。(新华社)
2018年珠海航展,大陆航天科技集团展示的新一代载人飞船缩比返回舱。(新华社)
「嫦娥五号」自动机械演示模型。(新华社)
从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到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实践二十号卫星……2019年,大陆探索太空的脚步令人惊艳。载人太空站建设,首次火星探测任务……2020年,大陆探索太空的步伐勇往直前。
2019年大陆航天全年发射运载火箭34次,再次位居全球第一。而2020年有望破40次再创新高。
载人飞船 运抵发射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20日透露,太空站核心舱初样产品和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已先后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将分别参加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场合练及首飞任务,标志着大陆太空站在轨建造任务将拉开序幕。
核心舱命名为「天和」,是大陆太空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全长16.6公尺,最大直径4.2公尺,发射质量22.5吨,可支持3名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支援舱内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是大陆目前研制的最大的航天器。
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是为大陆近地太空站营运和后续载人月球探测等任务研制,全长8.8公尺,发射质量21.6吨,具高安全、高可靠、适应多任务和模块化设计特点,主要用于验证气动热防护、再入控制和群伞减速回收等关键技术,是载人航天未来发展需求而论证的可重复使用载人天地往返运输飞行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马晓兵表示,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将在轨飞行大约3天,验证多项关键技术,获取重要飞行参数,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改进累积数据。目前,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合练任务各项准备工作有序进行。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于2月上旬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
嫦娥五号 绕落回3步走
2019年,「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2020年,「嫦娥五号」的探月更值得期待。
大陆探月工程分「绕、落、回」3步走,其中,绕月和落月任务已完成,嫦娥五号探测器将全面完成探月三期任务。
据嫦娥五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彭兢介绍,嫦娥五号将由长征五号火箭直接发射至地月转移轨道,先后经历发射入轨、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着陆下降、月面工作、月面上升、交会对接、环月等待,以及月面转移和再入回收11个飞行阶段。
彭兢表示,嫦娥五号将在月面选定区域着陆,采集月球样品,经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月地转移和再入回收等过程,将月球样品安全送至地面。最终月球样品将被送至实验室研究。
3步走成功后,后续任务是建立月球科考站的初步模式,若嫦娥五号任务圆满成功,作为备份的嫦娥六号将被纳入下一阶段任务。大陆国家航天局已公布探月四期工程后续计划,正在组织专家对后续规画进行论证,基本明确三次任务。
嫦娥六号计划在月球南极进行采样返回;嫦娥七号要在月球南极,对月球的地形地貌、物质成分、空间环境进行综合探测;嫦娥八号除继续进行科学探测试验,还要进行一些关键技术的月面试验。「我们初步推算,在月球南极可能有超过180天的连续光照,可提供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环境。」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其他国家也都在瞄准南极或北极进行长期观测。」大陆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说:「我们要通过嫦娥八号验证部分技术,为各国共同构建月球科研基地做一些前期探索。」可预见,成绩斐然的「嫦娥」们不会止步,未来还将不断书写人类探索月球新篇章。
火星任务 不走旧套路
除月球探测外,大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计划于2020年择机实施,目标是透过一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展开火星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并对火星表面的重点地区进行巡视勘察。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表示,「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不会简单重复其他国家火星探测的老路,起点设置很高,体现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水平及技术人员的自信。」
据介绍,火星探测器将由长征五号火箭发射至地火转移轨道,与运载火箭分离后,在地面测控支持下,经过轨道机动和中途修正,在近火点实施制动,实现火星捕获进入环火椭圆轨道,运行到选定的进入窗口,探测器将进行降轨控制,释放着陆巡视器。
着陆巡视器进入火星大气后,将透过气动外形、降落伞、发动机、多级减速和着陆反冲软着陆。火星车和着陆平台分离后,将展开区域巡视探测和相关工程实践活动。环绕器将为火星车提供中继通信链路,并展开环绕科学探测。贾阳说:「探测器在火星附近的煞车必须一气呵成,否则就会滑向更远的深空。进入下降着陆过程只有7、8分钟,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2019年11月,河北怀来地外天体着陆综合试验场,成功模拟着陆器在火星环境下悬停、避障、缓速下降过程,对其设计正确性进行综合验证。「真正着陆后是什么地形,火星车会取得什么探测数据,尘暴或寒冷的天气来临时如何应对?都值得我们拭目以待。」贾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