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口導盲行穿線多亂象 視障者無所適從

导盲行穿线 怎么画才对 制表/李成荫

国土署、交通部说,导盲行穿线须衔接人行道及对准人行道定位砖,许多路口缺实体人行道,成设置最大阻碍。

中华视障联盟副秘书长蔡再相喊话,视障引导标线(简称导盲行穿线)能引导视障者穿越马路,车辆行经路口也有减速作用,已倡议十多年,政府今年起投入四年四百亿提升人本交通,应将导盲行穿线列重点,这是友善视障者的文明城市指标。

住新北板桥的视障者张晋豪有导盲犬陪出门,过路口时会高举右手,左手牵导盲犬,就怕往来车辆没察觉,他说「我身上背着两条命」,须提高警觉。

国土署「市区道路人行道路口导盲设施设计指南」,引导型导盲砖不再列「标配」,许多县市改在路口铺警示带,并于部分斑马线新增实体三条线,但不普及。六都中以北市最多,有四十六处,新北居次有四十五处,以捷运站点周边路口居多。桃园目前仅十处,交通局说,预计明年四月会增至卅五处。

除了不普及,记者直击还发现不少乱象,像是三条线只画二条,许多端点没有人行道定位砖,或有了但没对齐。

主管单位不同 各做各的

像新北市政府周边的导盲行穿线没定位导盲砖,只有三条线,甚至遭孔盖「切断」。追查发现,导盲行穿线属交通号志,由交通单位施作管理;警示、定位带却属人行道系统,由养护工程单位或地方公所施作,各做各的。台中市试办时有路口只画二条线,后来才改善。

住新北淡水的视障者陈宏嘉持白手杖行走,他说,「导盲行穿线不是每个重要路口都有,难依赖它,若要花心思寻找可能在路口发生危险。」前立委郑龙水是亚洲首位盲人国会议员,他说,不知有导盲行穿线,显见宣传不到位。

宣传不足 有视障者不知

新北市视障爱心协会理事长苏延平也没听过导盲行穿线,苏说,政府与其花力气推动协助视障措施,不如多宣传、鼓励民众看到持白手杖者主动多关怀。

台湾师范大学特教系暨复咨所副教授张千惠说,导盲行穿线乱象不少,包含线的尾端离人行道太远,或开头处没有引导砖连接,问题根源是地方政府没落实监工,沦为做半套,让视障者走到一半无所适从。

本身是视障者的实践大学社工系兼任助理教授蓝介洲说,导盲行穿线确实有帮助,减少过马路走歪机率,建议圆环或多岔路口优先设,也要加强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