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太陽能矽料廠集體減產 擺脫「愈賣愈虧」泥淖

太阳能矽料厂通威股份、大全能源,先后官宣减产。 美联社

大陆两家太阳能矽料大厂通威股份、大全能源先后发布公告称,将进行高纯晶矽项目检修及减产。这是自2020年以来,首次出现矽料龙头集体减产,欲尽快走出「愈卖愈亏」泥淖。台厂指出,此举将有助于太阳能电池、模组价格回稳,并且让产业回到正向循环,后续将会密切观察对产业的实际影响程度。

两家公司尚未披露具体的减产计划。据了解,通威股份旗下永祥股份高纯晶矽产能超过90万吨,分布在四川、云南和内蒙古,连续多年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一。公开资料显示,大全能源已形成年产30.5万吨多晶矽产能。

因此,涉及减产控产的这两家企业总产能超过120万吨。杰柏投研分析预计此次减产规模将至少达到80万吨,带动今年12月至明年1月矽料产出大幅下降。

尽管减产启动,杰柏投研分析指出,当前该行业依然面临较大库存压力,矽料正常库存周期通常为下游需求的一个月左右,若要在2025年底前看到矽料行业库存周期来到一个月内,则从1月开始、矽料月产量需下降至9万吨/月以下。

大陆前四大矽料厂中,还有协鑫科技、新特能源未就相关减产发布公告。协鑫科技表示,支持行业自律,相关决策正在制定中。协鑫科技当前产能约48万吨。

一位太阳能企业人士表示,接下来,可能要重点关注产业链下游环节是否会跟进减产。除了上游矽料外,太阳能制造环节还包括矽片、电池、组件。

国内太阳能业者进一步表示,虽然目前陆厂减产的效益并不会马上在台湾内需市场反应,但海外市场的影响会逐步显现,主要原因在于过去陆企是透过较低的价格抢单,如今此一优势淡去后,加上美中贸易战,台厂未来在海外市场有望更具竞争优势。

集邦咨询Trendforce分析师认为,展望2025年来看,矽料可支撑组件产出约为804GW,而需求仅为659GW,供需差仍然较大。行业综合产能利用率调整至50%至60%区间可基本匹配2025年多晶矽需求,初步实现供需平衡。时间方面,若仅透过市场化方式来倒逼产业出清,大体上需要8至16个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