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惜食再出招 校园推拼菜制度

9月初,浙江小学生们在用餐后集体展示「光盘」。(新华社资料照片)

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在设有节约标语的学生餐厅内用餐。(新华社资料照片)

福建师范大学学生餐厅提供半分菜的选择给食量较小的学生。(取自微博@微言教育)

9月16日,西安一家幼稚园举办节约粮食主题教育活动。(取自微博@陕西西咸新区)

大陆「惜食运动」再有新招!陆媒16日报导称,大陆教育部颁布《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 培养节约习惯」行动方案》,该方案要求学校餐厅实施大小分或半分的「拼菜制度」,以减少剩菜浪费现象。此外,方案也要求学校餐厅针对菜色口味进行创新升级,相关「反浪费」的表现甚至将会纳入餐厅评比项目。

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8月初下令启动「光盘行动」、要求制止食物浪费后,刮起一股「惜食运动」的炫风;日前大陆影音平台针对「大胃王吃播」进行扫荡,另外大陆相当风行的餐饮外送业者也对外食分量进行调整,如今官方再祭出惜食新手段。

改善供餐制度按量收费

综合陆媒16日报导,大陆教育部在日前印发《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 培养节约习惯」行动方案》,要求学校餐厅必须提升整体管理水准,根据男女以及不同人群的饮食消费特点,实施「大小分」、「半分」或者「拼菜」的供餐制度,并鼓励学校按量收费,方便师生购餐。

该方案也更深化了「光盘行动」,采用多种方式来鼓励师生清空碗盘、不留剩菜。除实际餐点控量机制,还将结合等食品浪费讯息定期发布机制,引导师生关注和参与学校惜食运动,推动光盘常态化。

餐点本身更被要求必须全面性提升。方案规定,学校餐厅必须提升烹饪工艺,朝一料多菜和一菜多味的目标改善;借此促进口味提升、菜单创新。另外传统节日或特殊状况,要纳入有节庆风味或地方特色的小吃,建立起多样化口味的餐饮保障体系。

方案中同时规范监督机制,如建立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文明就餐监督员」,监督是否有人点了过量食物;且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将成为师德师风、学生综合素养以及餐厅评价的评分项目之一。

结合科技 食材溯源管理

监督机制还结合了科技管理,以物联网系统来加强食材供应链溯源管理,有计划且精准地进行食材采购,减少耗损与浪费。点餐部分也会透过搜集各人用餐习惯,来计算餐点量,适时提醒师生可能有点餐过量的行为。

针对青幼龄学童,方案提出详细配套机制,以中小学、幼儿园为例,将实施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并在处理剩食环节对浪费行为进行监督和提醒,对有严重浪费行为的学童进行加强教育管理。

除了实际的防止浪费,方案也强调教育意义,规定学生应参与社会实践,迈出教室走向田间,实地体验农村活动。方案提到,城市的中小学要在每个学期安排至少一次农业生产参访,而农村中小学要因地制宜开展种植养殖体验。以此方式进行社会实践、劳动体验,使学生切身感受食物的来之不易,真正形成尊重劳动和惜食的意识。

风俗不同 学餐各有特色

事实上,大陆的学校餐厅文化相当有渊源,由于各地风俗民情不同,不少学校的餐厅甚至成为当地特色文化。甚至有大陆网民汇整各地学校餐厅的资讯,盘点了多所具备特色及美味的「学校餐厅美食地图」。

如中央民族大学的风味餐厅,就被公认为最具各民族特色的学校餐厅。在菜单中,有西北风味的干锅、番茄拌面、东北风味的烧烤牛肉和烧烤鸡肉、四川风味的辣子鸡拌面以及湖南风味的马铃薯牛肉;有网民戏称他们是「民族美食联合国」,且餐厅对外开放,还成为当地旅游景点。

除菜色外,学校餐厅的风格也是看点之一。例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第5餐厅,就采用「太空梭」装潢,每个靠墙的用餐桌都设有一扇「舷窗」,窗外风景则是太空人俯瞰地球的景色,餐桌椅也都充满太空科技感,仿佛置身太空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