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农要求鲜乳标示 区隔进口与国产

因应未来将有大量平价乳品进口冲击,国内酪农2日要求至少要做好鲜乳产品标示,让消费者辨别进口与国产品。(本报资料照片)

台纽2013年签署台纽经济合作协定,后年起纽西兰进口液态乳可以零关税进口,南北两地酪农2日分别透过立委表达诉求,要求应该有合适的在地溯源标示来区隔进口及国产乳品,生乳含量也应标明,好让消费者在明确资讯下选择。对此,农业部和食药署表示,有关鲜乳标示问题,将与专家学者及产业团体进一步讨论。

台湾农酪产业永续发展协会理事长、鲜乳坊创办人龚建嘉表示,现已有许多乳品厂或通路商因应关税政策改变,陆续以国外进口乳替代国产鲜奶,纽乳在零关税下更有价格上的倾销优势,不但对经营数代的农民产生影响,对以本土鲜乳作为主要需要的消费者,也即将没有选择。

龚建嘉举例,好市多可保存70天的保久乳,和国产保存14天的鲜乳都叫鲜乳,台湾法规同样也是按照常温和冷藏形式,而非保存期限长短来当分类标准,这就是标示下的不公平竞争,政府须规画国产乳品的产销平衡措施,并搭配明确乳品分配名称、合适的在地溯源标示,以区隔进口及国产乳品。

农业部表示,只要有鲜乳标章的就一定是国产鲜乳,也会持续透过部会间合作,在技术面与标示面强化鲜乳标章区隔力道,并杜绝仿冒掺伪,标示一定会就法规、鲜乳定义来和食药署讨论。

农业部指出,后续将编列预算持续协助酪农更新自动化设备、推动废弃物共同处理中心、建构地区性刍料供应体系及强化推广国产乳品,以辅导产业永续经营。

食药署则表示,《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法》规定,包装乳品应以中文明显标示原产地(国),另依《食安法施行细则》,中文标示的食品制造厂商地址足以表征为原产地(国)者,得免标示原产地,因此,进口及国产乳品可依外包装标示明显区隔。

食药署回应,现行鲜乳标章系农业部为保护消费者权益所实施的行政管理措施,是否扩大涵盖保久乳、加工乳等乳制品,将配合农业部再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