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习会选新加坡有渊源 我国旗绘制在此诞生

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多次到南洋,曾居住在晚睛园,现称为孙中山南洋纪念馆。(取自微信

晚睛园主人张永福夫人依孙中山先生指示,设计了4款国旗样式。左上草案一样式系参考星条旗样式,左下为草案二样式,右为1912年定为中华民国海军军旗。(取自微信)

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则在1924年6月30日正式启用至今。(取自微信)

1931年设立的台北宾馆,光复后成为中华民国驻台北总领事馆,并悬挂中华民国国旗。(取自维基百科

两岸历史性会谈都选在新加坡媒体多论及李光耀父子扮演的角色,其实仔细探探历史的源头会发现,新加坡作为会谈之地并不偶然,因为南洋曾作为孙中山革命的重要基地,甚至中华民国国旗的绘制也在新加坡诞生。

时间推衍至20世纪初,孙中山多次到南洋,曾旅居驻足的晚睛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即秘藏当年革命时期绘制国旗的一段秘辛

根据历史学家冯自由《革命逸史》所述,1906年,中国革命同盟会讨论国旗之形式,孙中山主张沿用青天白日旗,但黄兴批评样式跟日本国旗相近。1908年孙旅居新加坡时,遂尝试将青天白日旗内容再三润饰将旗上青红二色增加小方格,并且在红色上添加白色横线,使得旗帜更加美观。而这面国旗即由晚睛园主人张永福夫人亲手绣制。

据了解,当时同盟会南洋分会副会长张永福之妻陈淑字(一说淑宗)依孙中山「加红色的新构想」,缝制了4种国旗草案,其中的草案一即仿自美国星条旗的设计,以五条红线作为青天白日旗的衬底。然而该草案始终未被采用。孙中山在民国元年(1912年)向参议会覆函,清楚定义国旗的象征意义:青天表示清清白白,白日象征光明代表光明正照,自由平等。红色表示博爱。自1907年潮州黄冈之役起,至辛亥1911年黄花岗起义止,中间历经8次起义皆用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革命标帜

南京政府建立后,鄂、湘、赣三省用十八星旗。粤、桂、闽、滇、黔数省用青天白日三色旗,江、浙、皖及各省多用五色旗,各地采用不一。1912年选定青天白日三色旗,由此全国军舰一律把青天白日三色旗作为国家标志,在旗内红色之上横向增添一些白线,另定为中华民国海军军旗,至今一直沿用。

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则在1924年6月30日正式启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