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朗东/插画家:支持学生穿制服! 自媒体的影响力

学生该不该穿制服,引发众多的讨论。(图/记者李玉梅摄)

文/温朗东

我在脸书上,看到插画家赖赖织织发表了「支持学生穿制服」的图文。看待公共议题,有不同的立场,本是民主社会常态。令我有点惊讶的是,该粉丝页竟然多次强调「本篇与政治绝无关系」等等……对公共政策评论,不就是政治运作的一环吗?哪里跟政治无关了?

在这个「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界线模糊的时代。电视媒体谈公共政策,固然是属于政治运作的环节个人工作室时事观感,可能也具有广泛的公共影响力。一个四十万人按赞的粉丝页,一起有两万多人按赞的贴文,如果有对社群经营有了解的话,这表示实际触及的群众,可能高达数十万人,影响力超越大部份的传统新闻。这篇插画家的贴文,无疑是具有公共意图与影响力的政策评论。

然而,政策评论的公共意图,却要以「跟政治无关」来自我辩解,其中必有误会

误会大概是长这样的:政治,只可能是两个大党比烂,投票之后也不会有什么改变,每个人能做的就是为自己好好打拼。

这种误会,本身也是一种政治立场。它虽然没有言明政党倾向,但有些鲜明的预设价值在里头:

一、对政治的关注,只会影响投票结果

二、投票没办法解决社会上大多数的问题

三、时间花在个人成就上,比较有价值。

这几项设定,如果我们逐一检验,会发现与当代社会是脱节的。

首先,所有跟公权力、政策的形成、拟定、修正、废止有关的话题通通都是政治。政党,只是代议政治中的一个手段,代替我们去处理公共事务。我们对政治的关注,影响的不会只有两年到四年一次的投票结果,也可能成为执政党政策方针

举例来说,如果全台湾的人都认为学生应该强制穿制服,这样强大的政治关注,有极大可能会产生庞大的议题团体、举办各式讲座、四处传递的言论、游行集会表示意见……进而影响政策的制定。也就是说,所有的公共议题讨论,小到与朋友私下聊天的内容、大到影响数十万人的媒体发送,都是政治运作的环节。影响力有大小之别,定义上都是政治。

▲插画家认为:穿上制服,每个人都是学生,没有分别。(图/记者李玉梅摄)

如果觉得关注政治,会影响的只有哪个政党上台,那就是脑中还残留着旧时代的刻板印象:政党是不会被人民影响的。基本上,这种不听民意的政党,已经失去了政党汇整调和、凝聚民意的基本功能,可以让它永久下架了。如果大党都是如此,那只表示应该要让新的政党崛起、取而代之。

只要你能够影响他人对公共议题的看法,你就是有参与政治。影响的形式千变万化,发表言论、组织聚会、加入政党或是NGO、发动游行、面对面的说服或是透过大众媒介传递想法……都能产生大小不一的政治影响力。

因此,针对第二个预设「解决社会问题」而言,政治参与是能够产生效果的。不过我们必须要知道,什么是「问题」,每个人的看法不同。你所认知的社会问题没被解决,很可能是大多数的人还不觉得/没发现这是个问题。透过政治参与,我们可以慢慢的改变别人的想法(或者自己改变了。)凝聚众人的力量,解决我们在乎的社会问题。

那么,第三个预设也就摇摇欲坠:当我们知道自己对政治的关注,能够透过长期的努力,解决社会问题的时候,关心政治、承认自己正在参与政治,就是理所当然的。

你当然可以把关心公众议题的任务交给其他公民处理,但在你坐享其成、有去投票就觉得尽到公民义务时,还反过来鄙夷讥笑,似乎对那些帮大家做事、思考如何让社会进步的人?

更矛盾的是,嘴上说「不谈政治」,却对具体的政策表现出明确的立场,这究竟是希望政策的讨论可以排除政党立场,还是害怕自己的立论经不起挑战

会让政治变得污浊的原因,恰恰是这种污名化政治的想法:脏水不关我事,总有愚笨的狂热者去碰。于是会在脏水里滋长的,永远只会是图谋私利的怪物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88论坛粉丝团按个赞!

作者:温朗东,辩论人,曾从事房地产业、广告业、政治业,以促进公共对话、社会政策的改革为志,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