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朗东/人生里的「举重若轻」
▲如何能判别人生里的种种「轻重」?或许就这样持续地「举着」,有天回首时能笑看一切吧。(图/示意图/达志影像)
文/温朗东
这不是一篇指考作文题目的范文,因为我没有在作文考试中拿高分的才能。
十八岁那年,我的第一志愿是台大哲学系,推甄申请我只填了这个志愿。我看了校系简介,这个系只回答了一个问题「念哲学系有甚么用?」严格来说,并不是「回答」了问题,而是「提出」了问题并且试图回应。里头试着跳出一般我们认知的「有用」框架,追问:甚么才是有用?
我觉得酷毙了,有一个科系不去强调自己可以把人训练成甚么职业,在社会上有甚么位置,能够获得多少的尊重,整篇简介看下来,我只留下模糊的印象:能这样探究问题,真好。
那年,台大哲学系只看学测国英数三科,筛选门槛是三科都要顶标,我英数过了,国文没过,成绩单下来,发现是学测作文分数异常的低。
推甄申请放榜之后,我发现录取名额有26人,但是过三顶标门槛的只有十几人,他们面试都上了。换句话说,国文离顶标只有一级分的我,只要作文分数再高一点,就录取了。这么多年来,我都想回到那个人生的分叉点上,想着自己如果可以多用一些典故、多背一些成语、多运用一些「圣贤」教诲……我的人生会有怎样的转变?我会到怎样的地方?但是,那时的我办不到,现在的我也办不到。关于作文,我不信那些公式(虽然考前我还是买了一本《作文必胜范本》把它看完),我只写我想写的,只认同真的能打动我、说服我的文字。
那么,我成为了一个「比较会写的人」吗?我不知道……这样的困惑缠绕着我,或许,再给我回到那个炎夏的考场里,在几个月的高压推挤下大力的呼吸,看到试卷题目的我,还是会一样茫然吧。
所以我想来试一下。
甚么是「重」,甚么是「轻」呢?审题的过程,这个词语变得越来越陌生,看着看着,差点连这几个字都不认得了。
这个轻重,指的是人生中遇到的痛苦/挫败/挑战/责任吗?那么,这些「烦恼」,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是种只有自己感受得到的东西,还是他人也能产生共感的体验?
如果遇到的烦恼是客观的,例如身体的病痛,这时说甚么举重若轻,有意义吗?我们能对一个车祸骨折的人说:看开点,几个月不能走路没那么可怕,跟截肢的人相比,你已经很幸运了……能这样说吗?能够以一个客观的量表,让每个人去对照自己痛苦所存在的位置,了解到所谓的「重」只是幻象,客观来说那应该是「轻的」,举重若轻,是种把痛苦客观化进而将低程度的痛苦视为无须同理的生活态度吗?
你们不知道,我们当年打拼的时候有多苦……,你们吃得饱穿得暖,已经很幸福了,真是人在福中不知福……
是这样吗?
如果轻重,是主观的,那可以举重若轻,是不是表示随着自己的意念,可以更改轻重的设定?所以失恋之苦,寂寞之苦,不被人理解之苦,被霸凌之苦,价值感失落之苦,家庭破碎压轧噪音刺耳之苦……只是开了金手指般调整电脑参数的简易设定,找到数值,更动,重就成轻了?
那么,生命中的责任,对父母的责任,对朋友的责任,对恋人的责任,对课业上工作中事业里接踵而来,模糊的「社会责任」,所感受到的压力,「必须放弃自己的甚么,以成就甚么」的不得已与不甘心,重到喘不过气,重到眼前一片灰白,世界如此乏味,成功如此遥远,失败如此可怕的、像谁先浮上水面呼吸便输了的海底竞技,所感受到的窒息,只是一个参数,一个可以「心念一转、补充正能量、拥抱智慧积极过活」就能挑起的轻?
是啊,上岸的人,教导别人呼吸总是这么容易。
我觉得啊……在这个只有四个字,小到不行的文本中,关键是「举」。这表示那轻重的甚么,是被我们紧紧握在手上,并且时刻感受其重量的。
如果放开手了,遗忘了,看破了,空了,那就是让一切坠地,没有轻重的问题了。
我认为「举重若轻」,轻重讲的是「记忆」。记忆让我们记得过去的自己,那个曾经快乐或者曾经向往过快乐,曾经相信纯真、好奇、友谊与理想的自己,所记得的一切,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很重。记得一切,并且实现,真的好难好重啊。
就像是我们不愿意去想,不想被唱衰,但终究要面对的事实:我的成绩,好像是上不了理想的科系了……可这结果发生了并不可耻,在竞争中,冠军只有一个,只有1%可以到得了顶峰,剩下的我们,都在适应怎么去接受自己真实的处境。甚至也过了十几年了啊,我还是记得那年的作文,那个擦身而过的志愿,人生的另一种可能……这记忆是那么的重,以至于怎么也学不会遗忘。可这不是很好吗?我始终记得当初的自己,始终没有放手,咬牙在心底举着举着,过了许久许久的今天夜里,关系到人生分水岭的一次考试,多么沈重的失败,我才突然发现,那张答得不好的作文试卷,如今写下来,不过是轻飘飘的脸书贴文罢了。那些把你压垮的、至美的人生想像以及扭曲变形后的巨大空洞,你一次又一次的正面承受,受不了放下,又再举起,直到有一天,你环顾周遭,才知道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相信记忆,不相信现在与过去的联系,成为了热血青春之后的「另一个人」。你持续的举着,说不出为甚么变轻了。分数的重量,志愿的重量,人生分岔点的重量,在现在的你看来,显得轻了。但你很庆幸,回忆的重量举着举着,让你变成了现在的自己。
●作者温朗东,东吴法律系毕,辩论人,以促进公共对话、社会政策的改革为人生目标。原文张贴于作者的脸书,已获授权刊登,以上言论不代表公司立场。88 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