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朗东/整形错了吗?错的可能是你自己!
▲高凌风女儿葛子扬笑容甜美,坦承整形。(图/翻摄自葛子扬脸书、YouTube)
文/温朗东
医美这个议题,可以说是暴露了父权社会的荒谬。当「医学美容」成为了全球第三大产业,世界年复合成长率平均10.9%,台湾甚至高达14.8%,每四个医生,就有一个挂牌或投入其中,市场需求呈现一片活络(甚至过度膨胀)之际,放眼周遭,从艺人明星到身边亲友,有几个人会坦然告诉你:「我整过形,我觉得整形很棒」?
上百亿的产值,消费者却往往隐形,一旦整形者的旧照曝光被前后比对,酸言冷语总是不虞匮乏:他们的小孩真可怜、小孩会怀疑自己不是爸妈亲生的、小孩照镜子会被吓到、后续的「进场维修」费用很贵……。
奇怪了,别人选择甚么外貌,关你甚么事?一个人的穿着、打扮、休闲嗜好或职业选择,既是自己的自由,亦完全合法与人无害,为甚么有一大群人可以指手画脚,好像自己居于道德高位而大肆挞伐?
要解释这个现象,我们得要先把整形/医美做概念上的区分。
首先,如果是因为天生的唇鄂裂或是火灾烫伤而需要求助整型外科,这类的整形基本上不会受到责难;其次,如果是为了维持青春做电波拉皮,虽然可能有些外界压力,但也不会太严重;如果在医美的过程中「脱胎换骨」、「宛若新生」、「丑小鸭变天鹅」,就有可能遭受众人的质疑,这背后的逻辑究竟是甚么?
▲斯容整形60次,再进厂维修copy韩星金泰熙。(图/翻摄自斯容脸书)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想:这个社会的许多人,对「人的面孔」有一个既定的标准值,如果你天生或灾害中大幅偏离了标准值,这时,你的整形对他们来说是有正当性的。然而,一旦你在标准值的范围之内,你可以更动的面孔范围就很少,你可以牙齿矫正,可以去痘去疤,但不能「变得完全不像原本的自己」。
有趣的问题来了,甚么叫做「原本的自己」?一个人可以选择自己的职业,从医生变成市长;可以选择自己的婚姻,结婚、离婚、再婚或是永远不婚;可以选择自己的惯用语言、衣着甚至国籍(符合移民条件的话)……在这么多重的人生选择中,「原本的自己」在哪里?如果有这个东西,难道不是自己决定的吗?
如果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照这个逻辑,天生的面孔缺陷也不应矫正,因为那是父母/上帝的恩赐;如果父母可以限制一个人的选择,那也不必自由恋爱,结婚登记强制附加家长同意书算了。
如果人具有「原本的样貌」,那么发型呢?刺青呢?服装风格呢?甚么叫做原本,又是谁决定?
一、女人的价值在于外貌,男人的价值在于才干(社会成就),所谓「郎才女貌」,不只是指才子就能邂逅美女,更包含了反推过来的逻辑:你若能跟美女交往,你就是个才子/成功人士。
二、美是比较出来的,作为男性价值的证物,你能够跟越美的女性交往,你就越有价值。
三、既然外貌成为了证物,又具有相对性,它就像珠宝一样,物以稀为贵,伪造的珠宝即使看上去几乎分辨不出差异,价值依然跟真品天差地远,甚至伪造本身,变成了一种卑劣行为──打破了稀有性。照理来讲,美的人事物令我们愉悦,越多人变美,应该让社会更愉悦。然而,许多人透过医美变漂亮的时候,证物的「位阶证明力」就下降了。当大家都逼近一样的绝美,绝美者就丧失了天生的稀有,连带的,社会的赢家也无法透过支配绝美者,凸显展露自己的成功是多么独一无二、无可比拟。
▲韩国小姐佳丽像同一个人。(图/翻摄自《Dispatch》)
四、外貌是用来判别女性价值的指标,男性应该着重于财富追求与社会地位,如果男性也重视外貌跑去整形,则是在跟这套价值指标宣战,一样会遭受批判(但批判力道略小,因为女性比较不会拿男伴的外表作为自身成就依据)。
你认同上面这套价值观吗?如果不认同,或许你应该调整对整形的看法。
至于那些「医生都跑去做医美,谁去救人?」「整形整到受伤,怎么办?」不过是假命题罢了,前者真正要检讨的是健保制度设计不良,造成医生高风险高负荷低收入的问题;后者是任何消费活动(诸如:运动、爬山、吃饭……甚至整天坐着读书)都会有的身体风险,而以台湾的医学技术来说,风险并没有高到要批判甚至禁止的地步。
「整形让很多人长得一样,像复制人很恶心。」的说法,严格来说问题并不在整形,而在社会单一保守的审美观:当我们偏狭地只能接受钻石的时候,你要成为红宝石还是翡翠的选项就被限缩。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成为钻石、红宝石、翡翠、玛瑙、黄水晶、珍珠甚至是奇岩怪石……重点是,外貌的选择,是为了「拥有选择权的本身」,可以彰显自身的自由,荣耀自己的存在,而不是为了被他人戴在手上,荣耀他人的价值。整形本身没有错,错的一直是这个社会扭曲的价值观。
●作者:温朗东,辩论人,曾从事房地产业、广告业、政治业,以促进公共对话、社会政策的改革为志,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