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忠/这叫宣传,你懂个屁!(下)

文/叶文忠

争取媒体报导是好听的名词,俗话叫「炒新闻」。节目造势搞活动,目地就是要新闻,新闻总是腥辣酸臭多于香甜,你不必奢望记者朋友们能「平衡报导」,更不必期待为你「歌功颂德」,所以,设计能产生联结节目核心构思才是公关活动人员关键

其次,写节目新闻稿也是一种艺术。别以为会写作文,就能写新闻稿、发稿干公关?这是两码事,新闻稿是一种专业文字嗅觉,能巧妙的把核心元素安排到文字之间,这叫找“梗”’、找切入点。而不让稿子成为“游记”般的记叙文,则是另一种功力。可悲的是,多数的高阶主管没受过文字洗炼,强势“润笔”的结果,都成了傻笑装可爱的「庄孝维」。

撰写新闻稿,要能够掌握记者需要的梗,也是一种功力

我亲眼见过某个电影台的主管帮公关人员改新闻稿,文句里有一个「里」字,她硬圈成“错字”而改成了「里」,难道不知道这是同一个字?上下放是正文,左右放是俗写,这是中文的可爱之处,主管的中文程度竟低下如此。接着,她又加上数句如「全台首播、千万不可错过...」等自慰式的形容词,让新闻稿当场降格为塞信箱的DM。一脑袋糨糊,还能期待她能改新闻稿?

发稿,是给记者看的,记者则选择他想写的,最后才会登上媒体版面。发稿人只要巧妙的找到核心原件,再和人物连结,比如,「林依晨坦言有初老症..、少年Pi柯一正四秒磨了四天...」梗够强,记者无论如何就只能朝着这些方向写,自然会协助以人带事,尽量“接近”你设定的目标,公关人员该受的就是这种“专业”的训练。

宣传成效是有几个层次的,当接收到宣传的讯息观众会有什么反应?我简单的也分成几类吧,视若无睹、接收讯息、思考资讯、期待拥有。改成口语,那就是「又是无聊的广告!」、「好,我知道了!」、「这东西真有那么好?」、「我等好久了!」

看倌们,想想自己看到广告时,反应是哪个呢?承认吧,多数是第一或第二个位阶就了不起了。广告、行销、宣传,不管是不是花钱,都是为了讲清楚商品优点,但讲优点要耍计谋,耍到消费者拍手,那就是创意。广告界相当注意消费者的行为分析,于是会有精准的行销4P射中市场族群,而电视观众收看节目,当然也该有深入的行为分析,只是行为分析需要田野调查,需要市场问卷,就是一刀要往观众的心插去,收视率只是遥控器的游走,永远解不出“观众真想要什么”,可惜电视台不会花钱市调

创意要打众目标群的心窝里,才是好创意    (图/翻摄自youtube)

有太多的高阶管理者,认为收视率和与节目行销宣传的曝光率有关。多年的观察,“宣传不利”通常只是节目制作品质不佳、方向偏离、主事者决策错误的避风港而已,讲白了,唯一的关键原因只有两种,一是“节目难看”,二是“对手”太强。

有太多案例正是因为是节目红了,引起了媒体的追逐,反倒成了宣传成效的错觉。「犀利人妻」因为戏爆红,媒体开始穷挖隋棠的八卦。综艺节目更是如此,关键未必与哪个人主持有关,而是制作单位、节目构思、执行能力三者经过化合作用后,有没有产生一个让观众手上遥控器按不下转台的力量。

主持人只是节目红不红的次要原因,节目构思与执行力才是关键。     (图/资料照) 当然也有例外,有那完全取决于外在限制的东西,如体育台赛事转播,好不好看,则是看球员的知名度与赛事的精采度,这与电视台行销力的关系并不大,只要不漏失球迷希望的得到的讯息即可,靠天吃饭占了九成。

媒体界的主管,多数学过传媒专业,却少有行销专业,就怕遇到一知半解又装懂的高阶,下起指导棋来头头是道,反而更曝其短。我曾见过几个不同出身的高阶,全责管理或是“兼管”全公司的行销工作,这些人有业务出身,有记者出身,有作节目买卖出身,就是没见过有哪几个频道,有真正品牌行销出品的专才干过那么高的职务。但这也没关系,经营管理本就是“看管专才”的管理哲学,协助专精,高阶主管该具备的是气度与时势的嗅觉,如果只是把对绩效的焦虑,移转到行销,却忽略品牌的核心是什么时,就会出现像前文说的,那会议中高阶主管冲口而出的「这叫宣传,你懂个屁!」,凸显了自以为是,以为权位就代表了专业,如同把足爽拿来泡鞋子认为可以治香港脚是一样的逻辑

虽然只是笑称,但也暴露了这些“兼职”主管对宣传背后的社会心理学认识的肤浅。把「知名度」当作「受欢迎度」,是许多“装懂”的盲点。套用那支鸟头牌的广告:「主管们,千万呒淌存一支嘴啦!」

在国内Makiyo与林书豪,「知名度」够相当吧,那「受欢迎度」呢?一般厂商谁敢替自己的商品作负面操作的?那等同嫌命长。节目也是商品,有何道理操作负面而能受欢迎的?事实上我也没瞧过哪个艺人因为膻色负面新闻,而能让他相关的节目大受欢迎的。而艺人自己与背后东家,对于负面炒作,也常乐此不疲。另一方面,媒体逐臭也不是一两天了,鸡蛋总挑臭的孵,两者相加当是臭不可闻。当然,这也是黎佬给的贡献,台湾媒体圈早一脚踏上了不归路。

Makiyo堪称今年知名度全国之最,那受欢迎度呢?

宣传是要靠点子杀出血路的,Cinemax常播出陈年旧片,但是它别出心裁的创新promo短片,撷取电影精华的一段大概一分钟,不剪辑,一幕到底,效果反而超过了五花八门的大剪接。我给你一个情绪的延伸,然后嘎然而止,一下钩住了观众的胃,这叫创新。现在我发现卫视也学了这一招,而且一个段落播得更长。

宣传,是助强不助弱的,「海角七号」可以当作一个例子,当“楼顶招楼下,阿母阿爸”相偕进戏院时,“口耳相传”透过网路、FB的途径,形成滔天巨浪涌入媒体,于是媒体开始追逐新闻,更冲出了票房。等到回头检视,「这个片子作的行销宣传真好!」竟然成了共识。有星火,劲风来了才能火烧山;没火,就算倒油,也和泼水没什么两样。太阳剧团只要告诉你,他们何时要来也就够了。

「超级星光大道」大红时,某杂志访问王伟忠,当初如何进行节目包装的计划?王伟忠答的妙,他说,「那是鬼神来助!」说白了,没有敲锣打鼓可以喊红任何节目的,要红可以,内容必须先内化到观众的核心感知。

王伟忠认为超级星光大道会红,是鬼神来助    (图/翻拍自网路)

节目行销一样必须有深厚的社会学基础,洞悉人性的眉角。创意来自直觉、主观都行,准不准那得看神明给不给灵气。创意也是无法量化的,能给评价的只有市场。会爆红的东西,都有那三规则,但也有那无逻辑,却神来一笔的天将奇兵。「淡定红茶」狂扫市场,是因「淡定」的网路文章符合了规则。可「红茶」会大卖,则是绝对的鬼附身。

My blog : http://jamesyeh1963.pixnet.ne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