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忠/穹顶下的台湾

文/叶文忠

一部由柴静拍摄的大陆霾害真相的视频穹顶之下》,在网路上新闻里广为传着,许多人又开始声声讨论,反省着。清晰的思路,简单的场景,交错剪辑的PPT、动画与采访画面,震撼着每个目瞪口呆的观众。没看过的有时间可以看看,一个多小时,如果能唤人一点清醒,值得。

▲柴静的《穹顶之下》引起广大的回响。 (图/翻摄自影片

但能唤醒多少,我怀疑。因为台湾不知被唤过了多少次?

很震撼,但不震惊,这早就不是一个新议题,多年来,当云不是云,雾不是雾,却成天云雾飘渺,生活在文明社会里的人们,打从心里都知道怎回事,只是从来不愿上心,装瞎。数字搞不清,不知道啥叫PM2.5,都不重要,但一定清楚这铁定是人们自己干的好事。

这么大一个国度,天天都是「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雾里看花」成为「霾里求生」,这是多可怕的世界,而霾雾背后,只有一个背后灵,那叫GDP。

台湾起飞早,环保意识早发,如今中国大陆大鹏旋风起,和台湾二三十年前经济跃升时候一个样儿。柴静,是知识份子,是M型社会富裕区的那一头,她「中央台」背景的特殊身分,率先发声,代表着中国大陆,在高度经济发展下带来恶果后的觉醒,更由于大陆对媒体的箝制,这样的视频能如涟漪般的扩散出去,或者正暗示着中共中央真的正视这个问题。

台湾也深受霾害之苦,3月17日整个台北雾茫茫,气象局推测可能是二氧化硫,这一天风和日丽,没东北季风下来,看不清楚台北四周的山,环保署监资处长蔡鸿德说这些污染源不是来自大陆,而是台湾本地的工厂、车辆排放。

▲3月17日,北台湾空气品质极差。 (图/环保署空气品质观测网) PM2.5到底是什么?说白话吧,就是颗粒小到可以穿过肺泡进入血液的空气悬浮物致癌物如入无人之境。台大公卫教授吴章甫研究发现,国内PM2.5标准是每立方公尺15微克,但大台北地区的平均浓度却高达20,高雄则是30,看来台湾其实也该拍一部《穹顶之下》的。

照柴静研究结果,最强致癌物「苯并[a]芘」,大陆超标14倍,虽说咱的数字不若大陆般的恐怖,但这无可说嘴的,台湾是海岛,季风南吹北刮,台风年年报到,天上的污染容易被带走,消散快,那是咱好命。真要算帐,就得看看地上的。

▲柴静标示出大陆霾害的致癌物的浓度,令人瞠目结舌。 (图/翻摄自影片)

从80年代经济起飞至今,我们总以「小龙」自豪经济的繁荣,照理说人民素质的提升应该是一个正常上扬的曲线,可悲的是,台湾这几十年不断的进化,却进化出一部满目疮痍的感伤记录片《看见台湾》。

石门水库严重水荒水位目前为218米,满水位245米,降了27米,9层楼高的落差,有效蓄水量只剩22%。石门水库的蓄水量原有3亿立方公尺,如今有效库容量只剩2亿立方公尺,三分之一淤了。

▲干枯的石门水库,淤积十分严重。

水库最好的集水,靠得是绵绵细雨,让土地润湿,水吸饱,再慢慢流出,大雨来哗哗而过,挟带大量土石,水库水满了,好大一部分是沙土跟着滚下来。台湾每年平均总雨量为2515毫米,去年只剩1600毫米,那个莫拉克,一次就给了台湾2000毫米。近年雨量会震荡如此,谁造成的?怎么造成的?人类无止尽的开发与消耗资源造成暖化,暖化逼迫气候异变,人再自食旱涝交缠的恶果。小林灭村,正是开发过度与气候异变的并发症。

谈霾害,谈空污,谈气候异变,谈暖化是同一个议题在绕圈圈,人类无止尽的对大气吐秽物,反噬正从世界每个角落回咬。台湾与天争地,对山地无尽开发后,近年来,大地以「黑山恶水」的复仇计划展开报复,但为了活得更好,为了换得更多商业经济利益,人们的出发点还可以理解,不涉良知,但毒水恶油遍地,为了利益,毒害乡民未曾间断,我们真的超过中国大陆多少?外表看似美丽的宝岛,人心之脏之毒,比起对岸,人民逐利的嘴脸半斤八两,口音不同而已。讲难听点,我们不过厕所有装门,拉出来的屎一样臭。

嘉义县东石港墘村一条排水沟遭排放废水,台湾这些自私的恶商何时才能根除。(图/取自嘉义县议员姜梅红脸书)

别再睁眼瞎话,认为台湾丁点大,帐得找美国和老共这些排量第一第二的算,小小台湾,2300万人,高挂「节能减碳」多少年,却仍稳坐全世界个人排碳量「大国」前20名之内,更是全球平均值的三倍,「温室气体减量法」连草案都躺在立院超过八年,政党团各有盘算,一切以斗倒对方为最优先,连真心为台湾都做不到,何况为世界?

台湾的「核」战打很久了,反核者最重要的论述:辐射一旦污染,人民受灾,祸遗子孙十万年;拥核者,基本上完全以经济与暖化的解套来对辩。平心而论,高喊反核,却永远提不出台湾可以无核又能减碳的解套良方,除了烧碳与核能,台湾的能源简直无路可走,就算大量发展生质能源,并不会对减少排碳有所助益。打从2006年高尔《不愿面对的真相》(Inconvenient Truth)开始,九年过去了,节能减碳有让多少人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暖化持续恶化下去,人类可能连100年都没了,还计较什么十万年?

气候科学家研究证实,目前赤道林区的「雨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ITCZ),已逐渐北移3~10度,这造成的现象,非旱即涝,原来的雨林雨水越来越少,人类高密度活动的开发区,将面临重大水文变迁,不巧,台湾正位在这个尴尬的区域。

▲赤道雨林区的「雨带」已逐年北移,将带来不可测的旱涝。 (图/维基百科

污染与暖化,GDP虽是相对因素,却仍能成为非必要因素,只要每个数字里面,每个人都愿意在自己的生活里,提高更多的绿色成本在里头,只是知易行难,政治挂帅的台湾,人盲则理茫。

拿一个滴管滴下一滴颜料在水上,颜色就会慢慢的扩散,柴静已经在那污染的大地上滴下了颜料,效应正在扩散,后果如何值得观察。台湾呢?齐柏林滴下了《看见台湾》,到目前为止,我只看见颜色又完全褪去。

● 作者叶文忠的其他文章在他的个人部落格上http://jamesyeh1963.pixnet.net/blog,目前为《ETtoday新闻云》固定合作名家,更多叶文忠的精彩好文请见《ETtoday新闻云‧名家专区》,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