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不起房 年轻癌友恐死无居所

40岁凯西是少数有经济能力的癌友,这个月才刚完成人生第一次骑乘自行车环岛之旅。(图:凯西提供)

台湾在少子化、高龄化双冲击下,「膝下无子」者将越来越多,当年轻一代越来越多人买不起房,只能租屋在外时房东会允许房客在家中死亡吗?年轻一代癌友临终医疗面临「2低1少」,低薪、低存款、少保险,以及「死无居所」的新困境。

「上一辈有自己的房子,年轻人买不起房,生病了要住哪?」38岁鼻咽癌末期的「五中」,妈妈癌症过世后,一个人在外租屋,没有家人能照顾她,在房东暗示「房子还要租出去」下,不好找房东麻烦,只好每天烧5000元住进医院的安宁病房,加上每个月10万的药费,庞大的医药费早烧光存款,靠罹癌的保险金支撑。

40岁的凯西,结婚第三年时乳癌第一期,约三年半转移至肝脏为第四期,先生陪病期间的摩擦,她认为已无法彼此相伴选择离婚,顾虑年老的父母无法负荷操劳照顾病患,向房东隐藏罹癌第四期才租到房子。

原本担任设计师的凯西,由于学生时代就开始保险,生病离职后,一个月要价7~8万的自费药物都由保险负担,如今也须开始兼差,她开玩笑说,「好在是乳癌,有朋友罹肺癌,一个月药价24万,哪吃的起?」

台湾年轻病友协会理事刘桓睿表示,超高龄社会下,年轻人将面对无人照顾、没有临终最后场所、还有「低薪、低存款、少保险」困境。本该是家中经济支柱的青壮年族群,罹癌后不但没收入,加上低薪时代,出社会工作十年往往存不到100万元,医疗保险也买的不多,万一上有老、下有小,等于全家倒。

刘桓睿建议,年轻人用药应接轨国际,健保应放宽给付条件,以HER2乳癌为例,需淋巴严重感染才会给付,否则只能自费,但相较于年纪越大的人,一生病就很严重,年轻人则会较轻微,「许多个案因吃不起药,干脆等疾病恶化,令人难过」。他表示,越年轻越容易痊愈,不该让年轻世代空等癌症恶化才给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