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Queen:「人是用个性在穿衣服」 用艺术活出死亡的时尚鬼才

主角级的穿衣哲学|

「做衣如做人」,要学会穿什么衣,得先学会什么人穿什么衣。

我不追逐流行,不遵循趋势,我相信人是用个性穿衣服,而完整的性格展露,全在电影服装里。

用三分历史,七分想像,在找寻个人风格的路上,Yutopia跟你,一起看电影。

艺术活出死亡的时尚鬼才

我并不是Alexander McQueen的铁粉

米兰念书是2010年的事,恰巧是McQueen辞世的那年,虽然每天上学我都必须经过Alexander McQueen的店,对里头的服饰望洋兴叹,但在时尚时空中,我并没有参与到他最辉煌的年代。

对我来说,他的名字就像个传奇,不,应该说是「传说」,人们讲起他时眼神闪烁,教科书里他的作品总令人啧啧称奇。他跟其他设计师的地位大不相同,设计圈充斥着「天才」,Galliano是天才、Alaia是天才、Jean Paul Gautier是天才......但Alexander McQueen可能是业界中唯一的「鬼才」。尽管我知道他的与众不同,但总又觉得太遥远,所以并没有成为他的铁粉。

那为什么看《时尚鬼才:McQueen》这部电影时,我会哭得那么伤心呢?做为一部纪录片,虽然片中大量使用资料画面亲友的访谈片段,但也穿插着由Lee(他的本名)本人拿V8拍摄的画面,一开头我们就听到Lee说话的声音,接着他对镜头扮鬼脸比中指,一副受不了的样子。哇!跟我所认识的「神级鬼才」形象好不一样!我印象中的他,总是带着忧郁的神情,或叼根烟、或戴着面罩,从没看过他这么......「可爱」。

Lee从小就被学校老师断定集中力不佳,有多重学习障碍,胖胖的,讲话慢慢的,但他从小就喜欢在自己房间墙壁上画画,画出漂亮的礼服。他也非常喜欢阅读,对图形的感知能力极高,这让他的爸爸很头痛,但妈妈却不以为意,甚至在电视上帮他找到了第一份西装裁缝工作。这不仅开启了Lee与时尚的连结,也让他的打版、剪裁立下扎实的基础,也是为什么后来的他,能做出一件100多个裁片的衣服。

不论是在西服店,还是未来进入圣马丁学院念书,那时候的他总是笑着,像个小顽童一般恶作剧。在品牌草创初期,造型、妆发、打版、裁缝,全是自己身边的挚友,在影片中大家不眠不休的创造出McQueen的头几个令他声名大噪的系列:Nihilism《虚无主义》和Highland Rape《高原强暴》。

因为这是电影专栏,不是设计师简介,在服装系列上我们就不着墨太多了。重点是,虽然这些服装我都在教科书上看过,但听到Lee亲自分享他的灵感,以及看见他工作时的身影......我终于知道为什么看这部电影时我会这么难过了,因为他仿佛从神的领域,变成我的一位亲密好友,我仿佛参与了他人生中每一个重要的时刻,也不断倾听他内心深处的声音。

这部纪录片的节奏飞快但同时又非常沈重,让人深刻体会到Lee心中所有不被肯定时的纠结、要求完美时的疲倦,当然还有他内心深处黑暗又绝美的灵魂让人快要窒息的感觉。

影片中时常听到Lee说着他一年需要创作出几季的服饰,虽然创作对他来说如鱼得水,但不断的被掏空与疲惫感也难以忽视。他的作品虽然一季比一季华美,却让人彻底感受到一股强烈的压迫感。Lee也从原本蹦蹦跳跳的小圆球,变成为了符合人们对「时尚」的想像角色,他抽脂,染上毒品,成了神情忧郁的帅气型男,甚至开始与本来的朋友起争执,或者决裂。

不知为何,看这部电影时我想起《梵谷星空之谜》,这两部片子给我的感受很相似,就是「天才都好孤独」。虽然梵谷自残的作风比较极端,但McQueen总是在恐怖中挖掘美丽的行为,不也是一种心理性的自残?

片中用他最具代表性的秀贯穿整个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场就是《Voss沃斯》。Lee在探望住院好友时,将他全身缠满绷带的模样变成造型灵感,打造出一间精神病院,所有的与会嘉宾都待在病房外,观看单向玻璃内身穿华服模特儿,用病态的步伐展现服装。

秀结束时,秀场中间肮脏的玻璃方块突然倒塌,一位体型丰满的女性模特儿挂着呼吸器、伴随着数百只飞蛾登场,这取材至Joel-Peter Witkin的摄影作品《疗养院Sanitarium》的行动艺术,如此令人兴奋的展演方式,想必引发全场暴动!

但我暗自心想,是否McQueen早已看透这一切,而时尚对他来说,不过是一场精神疾病呢?

“I don’t care about what people think of me. I don’t care of what I think of myself. That’s why I can.”一段访问中,记者问到为什么他能够这么离经叛道,这是他的回答。

「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我也不在乎自己怎么看我自己,所以我总是能做到。」他这么回道。

不论是设计出被撕烂的秀服、极低腰裤、让模特儿「动物化」、复杂绝美的数位印花或是将所有人变成精神病患,看完电影我才知道,这位惊世骇俗的鬼才,其实内心深处一直住着那位圆滚滚的小Lee。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离开电影院时我泪流满面的原因,想想,时尚与美理当是创造出令生活更加美好的事物,但享用着丰硕成果的我们,却不知不觉的消磨了一代鬼才的生命。

我真后悔在十几岁时没能看懂Alexander McQueen的作品,但想想,如果那时我只是盲目的崇拜他,就没有了解更多艺术、死亡与美后,在电影院与他相遇的我了。

我想,这是McQueen留给我们的一封,最美丽的遗书

延伸阅读:

销售该做的事

圣罗兰不可撼动的传奇人生

成功的男人背后有个伟大的女人,那K Beauty红成这样,背后当然有靠山

【本文由 Wazaiii.com 提供《ET FASHION》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授权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