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要母教室外陪读 没有「宝妈」哪来的「妈宝」!
文╱Frances
儿子以前幼稚园班上一个男同学,很黏妈妈、非常听妈妈的话,从学校举办活动的参与方式可见端倪;记得一次万圣节要变装游街、拿糖果,家长可以全程参与,这个男同学要求他的妈妈早一点到学校,不能「迟到」,只见他的妈妈满头大汗的急着赶到学校,为的就是遵守与儿子的「承诺」……。
上了小学后,听这位妈妈说刚开学时,她每天送儿子走进班上,并在教室外面走廊「陪读」了好一段时间,因为担心儿子怕生、不适应学校生活……。我一直以为她很享受这样陪伴儿子的感觉,直到有一次,我们在一起聊天时,她说很烦恼儿子这种黏人的个性,太依赖了,也不独立,但又不知怎做做才好……。
其实,像这位妈妈的案例在今天社会多不胜数,许多年轻人就算已经找到一份收入和发展空间都不错的工作,心理层面仍不算是真正成大成人,也由此产生了「妈宝」这个名词。美国知名学者大卫‧兰西(David Lancy)博士认为,「妈宝」是当代青年的一种病态,是一种新品种的流行病。
根据一项网路调查,与「妈宝」相关的10大行为排名前3名依序是「3句不离我妈说……」、「我妈想看看我的生活环境」、「我要问一下我妈」,大卫‧兰西进一步指出,这种流行病深植于幼儿甚至婴儿时期,主要因为父母过于担心孩子,以至于让孩子没有机会为自己担心。
不要再3句不离「我妈说……」!让孩子多思考、多动手、多参与,更重要的是,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各位妈妈们,要懂得适时的放手,经常陪伴孩子,培养孩子的耐挫力、社交力、创造力。没有「宝妈」,哪来的「妈宝」?您有妈妈经、爸爸经想大声说吗?《ETtoday东森新闻云》亲子版欢迎您来分享育儿心得,来稿请寄「parenting@ettoday.net.tw」,并请注明「个人简介」。本报保留筛选、修改权限,文章登出不另行通知,不便之处敬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