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台博弈/習近平的接班人難題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会近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 中新社
习近平的继承问题,是研究中国政治的「终极的已知未知」(the ultimate known unknown),我们不知道习何时会从总书记的位子退下来,我们也不知道他将如何下来,我们更不知道他会不会挑选一位继承人,我们甚至不知道继承人是如何挑选出来的。
但有鉴于中国大陆在全球政治中的重要性,可以确定的是,这是必须严肃面对的课题,尤其在这次两会之后,取消了一年一度国务总理记者会,更凸显习近平的绝对地位,也让未来谁会取代他,格外要紧。
由于题目敏感困难,目前多为国际方面的研究,包括学术界有唐志学(Joseph Torigian)研究苏中菁英权力斗争的专着《声望、操弄与强制》,媒体界则有华尔街日报记者王春翰所着的《Party of One: The Rise of Xi Jinping and China’s Superpower Future》,亚洲学会的研究员牛犇(Neil Thomas)最近也致力于探索这个题目。
现在要做任何猜测是很难的,二○一七年十九大前,外界纷纷猜测习近平会确立接班人,当时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被日本媒体、甚至是美国《外交政策》期刊,封为未来的中国领导人,结果陈敏尔至今连政治局常委都不是。
习当然可能不指定接班人,继续做下去,到了二○三二年中共廿二大,他才七十九岁,反观今年十一月满八十二岁的美国总统拜登都要竞选连任,邓小平南巡时已八十七岁,外界怎能批评习近平年纪太大?
总书记独尊 六常委皆无权
现在外界认为中共政治局虽是七常委,但总书记至高无上,其他六常委「分忧不分权」,有的只是工作负担,由习授予权力,随时可能收回,其他六常委各管一块,看不出来有人党政军轮番历练,有接班人的态势。
六常委中还有等级之分,其中最有权的两位:李强排名第二,既是总理又管经济,另有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中办主任蔡奇,既管党务又掌安全,最近屡获习的嘉勉,圣眷正隆,足与李强分庭抗礼,两人又正好是习下属两大派系的领头人物,蔡奇是福建帮,而李强是浙江帮,但也可能是习刻意造成两人相互竞争,好分而治之。
有人说,蔡奇参赞机要,会是首先知道习近平生理、心理状况的人,也有人说,目前国家强制工具都控制在福建帮手上,还有人说,虽然韩正担任的国家副主席,看似不起眼,但在习不能视事时,却是唯一可以名正言顺代理其职位的人。
仓促找接班 削弱自身权威
但这些传言都抵不过权力的逻辑:习不可能短期内任命接班人,因为这样做会削弱习本身的权威,造成自己支持阵营中的分裂,最终让自己的政治遗绪中断,甚至危及自己的安全。
这就是典型的继承难局(Succession Dilemma):如果指定的接班人为了要有效接班,就要开始累积权力,导致大家开始往新的权力中心靠拢,这自然会危及现有的领导人,但是如果不开始经营班底,届时会接不了班。
可是在极权的政治体系中,权力即生命,没有了权力,下场堪虑;哈佛大学政府系王裕华教授在《兴衰:菁英网络演变与帝制中国》研究中发现,凡不是因死亡而交出皇权的皇帝,有接近六成是死于非命、自杀或被迫逊位。也有政治学家统计,在上个世纪,约四成的西方国家独裁者离开职位后,不是被流放、下狱,就是死亡。
交棒若太迟 功业难保延续
但是不选定继承人,短时间虽避免权力危机,也可以让手下人人有希望,个个没把握,但如果悬疑过久,也会造成反弹,甚至可能酝酿造反,长期对自己的功业,甚至历史评价,造成不可测的影响。换言之,没有自己选定接班人,就无法控制自己的遗绪(legacy)。曾国藩说,要成就大事业,必先选定接班人,道理在此。
所以习的继承难题,就必须在可能削弱现有权力,以及为了未来功业,两者之间不断求取平衡,而且很有可能选定了第一位继承人,在考察不符合标准之后丢弃不用,再立第二位。
基于以上的权力逻辑,习不会很早确定接班人,但他愈晚指定接班人,其权力基础就愈薄弱。最糟糕的,就像是毛泽东死前的模式,当时毛已经选定了王洪文作为接班人,但是老人多疑,而且考虑很多,死前五个月,毛急速拔擢华国锋为接班人,结果华国锋不仅不能贯彻毛压制邓小平的遗志,甚至还被胁迫同意政变,逮捕四人帮。
习打破惯例 难预测接任者
之所以中共选择接班人会是如此神秘,是因为没有规则,最接近的一次,也是中共政治惯例最成熟的一次,就是二○一二年前,习近平与李克强进行党内干部的假投票,结果习近平胜出,成为党总书记,李克强变成第二位的总理。可是习近平当政十年,党内政治惯例被他自己破坏殆尽,接班人的正统性,如今没有规则可以依靠。
习最关心的,当然是接班人承继自己民族复兴梦的大业,从历史上来看,如果习交棒之际,中国是形势大好时,接班人较可能继续习的路线,可是如果中国遭遇困难,继承人将可能不会走习的方向;从中共党史来看,当毛过世时,社会中对文革的怨气已经快要炸锅,华国锋与邓小平借机转向改革开放,而当二○一二年习近平刚上台时,大家对于江、胡所累积下来的腐败,也忍无可忍,这才促成习近平前所未有的反腐扫荡。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习的继承人绝对不会如他这么有权力,这意味着会有更多的权力分享,也许回到胡锦涛时代的集体领导制,新一代领导人的成长经验,不会再有文革的烙印,也不会继承太多民族的自卑或自大,也许这对台湾,对亚太各国,甚至对全世界,是件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