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战机之父去世 作品深远影响中国军工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米格」战斗机之父、俄罗斯著名飞机设计师罗斯季斯拉夫‧别利亚科夫,在1日去世,未能等到4日的95岁寿辰。他的作品中国军工影响极其深远,中国在米格-21的基础上设计生产歼-7、歼-8系列战机,这两款战机曾经是中国空军支柱力量,歼-7还外销多国。

别利亚科夫(Rostislav Belyakov)1941年从莫斯科航空学院毕业后,随即加入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Mikoyan-Gurevich)担任航空工程设计工作。由于表现出色,他获得苏联著名飞行设计师阿尔乔姆‧米高扬(Artyom Mikoyan)所赏识。

▲歼7原称62式歼击机,是中国仿制前苏联的米格-21战机。歼7外销多国,至今仍在多个国家服役。(图/资料照)

1962年,别利亚科夫被任命为米高扬的第一副手。在格列维奇退休、1970年12月米高扬去世后,别利亚科夫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设计局的总设计师。在工作期间,别利亚科夫亲自参与设计了米格-21、米格-23、米格-25、米格-27、米格-29、米格-31、米格-AT、米格MFI等多种战机。别利亚科夫1971年获苏联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并获得3枚苏联最高勋章列宁勋章。

值得一提的是,米格-21最终成为了一个时代经典,该型战机及改进型共生产了1万多架,是装备数量最多的第二代战斗机,现在至少还有20个国家的空军仍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