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若开邦爆武装冲突!5千罗兴亚人逃亡 孟加拉拒入境
▲缅甸西南部若开邦(Rakhine)近日发生武装冲突事件,数千名罗兴亚人(Rohingya)逃往孟加拉寻求庇护。(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缅甸西南部若开邦(Rakhine)近日发生武装冲突事件,数千名罗兴亚人(Rohingya)逃往孟加拉寻求庇护,缅甸国家领导人翁山苏姬亦承认有平民丧生。尽管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已呼吁开放边界让罗兴亚人向邻国寻求庇护,但孟加拉的边防部队却强制遣返他们,不愿接受更多难民。
联合国难民署表示,自从24日以来,至少有超过5000名罗兴亚人试图从边境逃离缅甸,前往孟加拉避难,这些难民有的不被邻国接受,有的则被遣返回缅甸,目前还有超过1000人滞留在边境地区。
难民署呼吁缅甸当局应采取一切措施,允许人道救援组织进入协助难民,并保护人道救援工作者的安全,同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透过发言人表示,「联合国会准备好向缅甸及孟加拉提供所有必要的协助和支援,尽一切可能确保无辜的平民生命安全。」
▲若开邦发生武装冲突之后,数千名罗兴亚人逃离边界,流离失所。(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尽管联合国再三呼吁,另一边的孟加拉边防军却拉起了封锁线,阻止罗兴亚人越界,并将被逮捕的越界罗兴亚人遣返回缅甸。孟加拉边防部队表示,他们从28日起已经由分隔两国的纳夫河遣返约550名罗兴亚人,并估计已有约5千人非法入境成功,至少有6人尝试越界而死亡。
虽然邻近若开邦的孟加拉自1990年代起,至少接受超过20万名罗兴亚人寻求庇护,但这些难民几乎都是住在环境恶劣的难民营或贫民窟,孟国根本无法负荷大量的难民人数。当地的救援组织更发现,大部分逃离缅甸的难民若染病或受伤,会因害怕被捕而不愿就医,导致多人死亡,其生存环境和留在缅甸比起来,几乎只是「恶劣」与「更恶劣」的差别。
▲缅甸罗兴亚人,逃往孟加拉的科克斯巴扎尔(Cox’s Bazar)难民营区。(图/路透社)
罗兴亚人主张他们的祖先是英国在1820年代,殖民缅甸期间为了增加劳动力,从印度与孟加拉等地引入的,主要聚集在若开邦北部。缅甸当地主流民族则认为他们是1950年代从孟加拉偷渡的非法移民,因此虽然罗兴亚人已经在当地传承多代,也依然被当地人视为孟加拉人。
此外罗兴亚语属于印欧语系,和属于汉藏语系的缅甸语完全不同,加上罗兴亚人主要信奉伊斯兰教,与缅甸主流信奉上座部佛教的情况相异,这都使得双方的歧异度增加。
自1960年代起,当地政府就有许多排除罗兴亚人的举动,1983年开始将罗兴亚人排除在缅甸的人口普查外,不受政府承认为公民,并遭受不平等的对待。由于这种背景导致罗兴亚人与若开邦人保持长期的互相敌视。
★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达志影像供《ETNEWS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达志影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
★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路透社供《ETNEWS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路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